光裕戏曲社

标题: 新编大型历史吕剧《勿忘在莒》(12月7日长安大戏院) [打印本页]

作者: 归菊    时间: 2009-12-25 23:35
标题: 新编大型历史吕剧《勿忘在莒》(12月7日长安大戏院)
新编大型历史吕剧《勿忘在莒》(12月7日长安大戏院)

演出:山东省日照市艺术团

编导:★★★☆☆

表演:★★☆☆☆

舞美:★★☆☆☆

综合:★★☆☆☆

06戏导的毕业大戏《潘金莲》和这个新编吕剧《勿忘在莒》,又是两个戏的纠结,这次的选择又错了。因为宣传海报上是现代装,故而以为《潘金莲》是话剧,所以最后决定去看吕剧,虽然对这种主旋律题材的新编戏实在不看好。

很努力地搜索了一下记忆,发现像今天这样独自去,独自看戏,再独自回的经历还真不多见。幸而MP3里有足够富余的“飞鱼秀”回放,一路傻笑。

到达长安,为时尚早。掏出一小叠票,对检票的大哥说,您随便挑张检吧。不出所料,上座真不是一般的惨淡。大多是在京工作的日照籍老乡,不管怎样,家乡的剧团第一次进京,多少支持一下。想来这种小地方的院团晋京演出也真挺不容易的,透着一股子诚惶诚恐。

好了,说这个戏。总体来说,还是一般的新编戏的风貌,大制作,较空洞,但也不乏闪光之处,不能一竿子打死。至少,不是话剧加唱,而是纯纯粹粹的吕剧,举手投足都是戏曲化的。

姜小白的故事,说来惭愧,我这个历史盲,直到最后,才知道姜小白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发短信给小白,说我正在看一个关于小白的故事。小白小白,我想你了。

剧本来说,情节的起承转折比较突兀,明明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在没有蓄好势的情况下就大放悲声,为了写悲而写悲,故而尽管台上撕心裂肺,我却一点都没有感觉。人物也很扁平。姜无知的逼嫁很突兀,秋己的就范就更突兀了,还是没有蓄好势的缘故。姜小白作为大丈夫,保妻不全,还谈什么千秋霸业?前半段的姜小白未免太懦弱了些,后半段又显得跋扈,缺少过渡。后半段二人的感情戏算是个亮点,至少好过前半段。个别台词比较无语。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戏的唱词写得很好,通俗但有诗意。还有,这种主旋律的戏,我最怕剧中人反复地强调主题,反复地说“勿忘在莒”啊,还好,只强调了两次,还好。

音乐是很好听的,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主题伴唱,词好曲好,很有意境。吕剧不是很了解,只看过《李二嫂改嫁》和《姊妹易嫁》的片段。这次仔细听来,觉得锣鼓特别像京剧,有些过门也像,又有些间奏音乐跟越剧挺接近。

舞美,唉,新编戏的舞美,总是最令人叹息的。像第一场用灯光表现电闪雷鸣,实在是不喜欢。但是同时呢,有的地方光影运用得还是很有感觉的,比如开场。戏看到一半的时候,有点无聊,便发短信问留守在《潘金莲》那里的孩子情况如何,回说是豫剧,挺好看,很搞笑,还有糖吃。不由心生懊悔,委屈得就差掉眼泪了。正在此时,猛一抬头,见舞台中央一树莲灯放彩,顿时有一种孩童的雀跃,心头阴霾全消,满怀欢喜,不由自主地拍手。那一刻,台上演什么都不重要了。

有两场比较浪漫主义的戏,一场有双人舞,一场有群舞。有莲花灯的,就是那场双人舞。免不了要放烟雾,旁边的姐姐就念叨“化蝶”。想不通一个问题,为什么那干冰能往空中走,按理二氧化碳44,空气只有28,重很多会往下沉才对,不明白。

结束得还比较早,又是一路的“飞鱼秀”。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09-12-26 10:56
哈哈,你天天看戏审美疲劳不?
作者: 归菊    时间: 2009-12-26 23:41
回复 2# 风清朗


那次三天看五场,确实有点疲。。。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