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评剧《花为媒》中的比喻 [打印本页]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7-12-21 21:33
标题: 评剧《花为媒》中的比喻
       在习惯的比喻修辞的使用中,往往将我们修辞的对象作为本体,而由此引发的其它事物作为喻体。如赵翼的“美人如玉气如虹”句,李白的“美人如花隔云端”句等,都是经典之作。而将本喻体相互倒置,则又会产生新的效果。
评剧《花为媒》中,有一段张五可赞美自己的唱段,其词如下:

慢闪秋波仔细观瞧,见自己生来的俊,好似鲜花一样娇,头上的青丝发乌光闪耀,插一枝红玫瑰紧压着鬓梢。面似芙蓉,眉如新月,耳如元宝,鼻如悬胆,齿如编贝,我这口似樱桃,水凌凌一双杏眼似笑非笑啊,翠耳环在两边临风就摆摇,上身穿苏州绣靠身小袄,紧裹着这一掐杨柳细腰,八幅裙腰间系珠围翠绕,轻移步慢转身裙带儿飘飘。对菱花仔细照我样样都好,真好像九天仙女下云霄。

其中“面似芙蓉,眉如新月,耳如元宝,鼻如悬胆,齿如编贝,我这口似樱桃,水凌凌一双杏眼似笑非笑啊”,即是正常的本喻顺序。这一段虽然演唱出来了,但实际则为内心的独白。所以具有其私密性,个人性,不用去考虑这样会不会太显露、太骄傲、太自恋。在《牡丹亭·写真》中也是一样。
       而在花园中,张五可和贾俊卿的对话时,也有一段演唱,其词如下:

今日里到花园我们见了面,我让你仔仔细细地把花儿瞧,你看看红玫瑰,再看看含羞草,你看看这藤萝盘架,再看看柳弯腰,你看看兰花如指,再看看芙蓉如面,看一看我这满园的鲜花美又娇,走一步,凤展翅,走两步,彩云飘,五可走了一个连那连环步,钗环响亮我的声音声音高,可笑你小小的书生为花颠倒,意悬悬眼灼灼你的魂散魄消。

在这一段演唱中,因为有对话的对象,不再是内心活动或自言自语,就不能这样显露,于是就需要颠倒本喻体的顺序,以求含蓄而明白的效果。处处说的是花园中的景象,而又处处说的是自己。
      这样倒置的好处在于委屈行文。因为增加了思考的过程,所以层次更深,而更为动人。《长恨歌》中有一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表面看来,是芙蓉像杨妃的脸,柳像杨妃的眉,处处都能唤起唐明皇的回忆与伤情。而更深地,当年杨妃也是面如芙蓉眉如柳的,而这一切都已经化为乌有的,面与眉都不在,而只有芙蓉和柳,岂不叫人慨叹。
      就像从对面写来一样,因为打破了习见的叙述顺序,引起了一种陌生感,更好地营造了氛围。如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句。我们常常将虚用实来表现,如将梦比作飞花,将愁比作丝雨。这样写来则平常。如秦观的写法,则是说花也是说梦,是说雨也是说愁。自在、轻,是飞花也是梦。无边、细,是雨也是愁。这样就营造了一种轻柔梦幻,而又绵绵密密哀愁的情境来,能给人以深沉的感动。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