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臻丑臻美”李鸿良昆丑专场流水账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0-11-6 20:54
标题: “臻丑臻美”李鸿良昆丑专场流水账
(单击图片可放大)

2010年11月5日,光裕戏曲社一行十六人去紫金大戏院看江苏省昆剧院李鸿良老师的昆丑专场“臻丑臻美”。
这个名字起得很棒啊,“臻丑臻美”,呵呵。
在后台有幸碰见了周云亮老师、倪同芳老师、范继信老师、石小梅老师、胡锦芳老师,于是大家很兴奋的上去几位老师合影。
[attach]559[/attach]
[attach]557[/attach]
[attach]558[/attach]
[attach]561[/attach]
[attach]560[/attach]

李鸿良老师当时已经在后台扮戏了,第一个扮相甚是吓人,碰见我们的同学还风趣的说道“没把你们吓着吧?”

一共五个折子戏,五个戏很全面、有彩婆子的戏,有衰派的老头戏,有一个人的独角戏,当然也少不了游殿和活捉这样的经典丑角戏。
《风筝误 惊丑》有点《凤还巢》的感觉,李老师的扮相也的确很吓人,表演也很恶心人,呵呵,只是苦了钱振荣老师,一脸的不情愿和郁闷。
[attach]562[/attach]
[attach]563[/attach]

中间换妆的时间里,放了一段视频《昆丑戏与角色集锦》,把李鸿良老师所演出的剧目、角色,结合昆曲丑角的分类通过李老师以往演出视频、演出剧照的形式展示出来。我看这个视频时就在感叹省昆演员的底蕴,有自己的剧场,学老戏演老戏,像李老师这样的演员身上都有几十折戏、几出大戏存着,再对比其他剧种、其他剧团的很多中青年演员,整天忙着排那些传承不了多少年的新编戏,身上靠几出“代表作”或者“代表唱段”吃一辈子老本,唉。

《鲛绡记 写状》其实是一种黑色幽默,有点“悲从笑中来”的感觉,厚黑、阴险、贪财的刀笔吏的形象,看点其实很还是很多的。相互试探,虚伪的假话再到真面目的表露,价钱的讨价还价与银子的摆放。一句“官府凶”,颇有感觉。与孙海蛟老师的配合也很有哏。
社员们普遍反应不好,一是对情节内容不敢兴趣,觉得沉闷,二是没有唱,全是听不懂念白,反复来回看字幕和舞台,等看懂意思了,结果表演早就过了,影响了观赏的效果。而且丑角戏的念白和字幕不是很一致的,因为演员又很多口语化的表述,有很多垫字、虚字、口头禅。不过我倒没这个感觉,可能是因为我看戏很少看情节吧,知道个大致的情节就行,实在想看字幕时看看字幕,其余的时候就是在看表演,听个味道。以前在兰苑看戏也是这样,文本的戏词基本上不去看,头扭过去看字幕会影响看演员表演的。也可能是听习惯了之后,有的念白大致能听出来或者猜出来,不影响理解就行了。
[attach]564[/attach]
[attach]565[/attach]

换妆时间请了周云亮、倪同芳、范继信、姚继荪、张寄碟、石小梅、黄小午几位京剧、锡剧、昆曲艺术家还有虞梦令女士上台访谈。听说了李鸿良老师在戏校虽被分在丑角组却天天去武生组加练的故事,也听说了李老师为什么会选择丑角行当——长相很好笑很适合丑角,于是全场捧腹。
[attach]566[/attach]
[attach]567[/attach]

《西厢记 游殿》,昆曲丑角的代表作之一,机灵的法聪形象,斯人斯戏,就想起李鸿良老师在南师大仙林音乐厅的那句“来到南师大食堂”的现场抓哏。
[attach]568[/attach]
[attach]569[/attach]

依旧是访谈时间,请来了几位精研昆曲艺术多年的老教授,吴新雷、俞为民、顾聆森,还有青年学者赵天为。
[attach]570[/attach]

《红梨记 醉皂》很不错,独角戏,一个人在台上通过大量的念白,辅之以身段,表演醉酒后说话、做事与走路的颠三倒四,这戏以扬州白为主,也是考验丑角演员念白的基本功。念白表演中表现不同的人物,大人与小孩不同的神气、语气,中间穿插有京白、老生的韵白、小生的韵白。独角戏需要演员有足够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不因为一个人表演而感到沉闷与审美疲劳。学小孩的一段很有趣,印象很深。
[attach]571[/attach]

换妆时间放了一段视频《生活中舞台下的李鸿良》,里面有李老师和创作班子为艺术问题的争吵,吵的还很激烈啊,李老师连剧本都摔了,“领导要做好,戏也要唱好”,这是李老师的话。省昆的领导班子的确很有闯劲和创造力,从市场出发,这些年搞了各种噱头版本的《牡丹亭》、《桃花扇》,除了几年如故的兰苑演出,还搞了熙园高级昆曲会所,有了“昆曲全球直播”,不把昆曲当遗产,却是把剧团当成一个可增值的产业在经营。很会宣传推广,很会包装,很会抓住市场,抓住观众,特别是抓住社会上层的所谓“精英人士”追求“高雅”的心理,同时也保留了低价票吸引大众观众的策略。就拿每年的申遗晚会和这次的昆丑专场来说,这种演出中穿插访谈与视频播放的形式,以及增加曲社的节目,增加师徒合作的形式,增加便装与彩扮结合的意境等等,这种策划,从市场反应来看,无疑是成功的。
视频中“一口开双花”的靴功绝技,李老师什么时候演出一次让大家一饱眼福啊?

《水浒记 活捉》,都说放最后的大轴是最好的,的确如此,四折戏演下来,已经是快十一点了,李老师还是以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到张文远这个角色中。龚隐雷老师的阎惜娇,鬼步很不错。不过自从看了陈永玲先生的《活捉》后,再看别人的鬼步都感觉欠一些了。两位老师的配合很精彩,相得益彰。只是纠结一句戏词,张文远唱中有一句“魂归牡丹亭”,顿时让我有种穿越的感觉。后来晚上问了洋芋,洋芋说原词中没这个。纳闷啊。。。。。。
[attach]573[/attach]
[attach]572[/attach]
[attach]574[/attach]
[attach]575[/attach]
[attach]576[/attach]
[attach]577[/attach]
[attach]578[/attach]

谢幕了,看见李老师累的样子,很想恶搞般的像平常看戏那样大喊一声:再来一段!呵呵,开玩笑的想想罢了。一晚五折戏,而且是五折各自侧重点不同的戏。从七点半演到十一点半,对演员的嗓音、体力、脑力、精气神都是一种洗练。
看见孙书磊老师,几载未见,他脑门上的头发都白了,我感慨了很久,日月穿梭催人老啊。
最后祝李鸿良老师明年申梅成功。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1:09
恩,写得不错,果断分享了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2:57
我发现你每次写的大作都没人顶啊,唉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2:58
刚好给我用来灌水吧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2:59
灌到八百我就走人,呵呵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2:59
孙海蛟老师很可爱呢,哈哈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0
吴新雷老师也相当可爱,啦啦啦啦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1
李老师明年要申梅?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2
嗯,咱都祝他申梅成功啊,哈哈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2
那天的表演确实不错的,李老师功力十足啊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3
就是这第二折么,确实是有点不热闹了,呵呵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3
话说,昨天没看到石小梅老师的访谈,真是遗憾呐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4
大爱石老师,哈哈哈哈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1-6 23:04
嗯,任务完成了,闪人喽,吼吼吼
作者: vickyyu1988    时间: 2010-11-6 23:26
顶一个,写的不错,拍的也不错~~
作者: 南师大小陆    时间: 2010-11-7 11:34
上学期博雅课,孙书磊把李鸿良老师请到课堂上来的,他一点儿都不端架子,还当众表演了一段醉皂,可爱极了
作者: 毛小飞    时间: 2010-12-9 23:57
真好,真好
作者: free8978    时间: 2011-5-10 20:24
《遊殿》耶,前幾天現場看得是上崑 張銘榮老師的版本,寶刀未老阿,折子戲時更搬出了《羊肚》,看得我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老師都一把年紀了還得像個滾地葫蘆在地上翻,喜的是......這麼好的演出只怕日後難得見。

《活捉》不踩蹺露著那雙大腳.....光看照片,感覺差了些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1-5-16 18:54
回复 18# free8978

不知昆曲行里有没有演员还保留跷功了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