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关于学唱《摘缨会》的一点点想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张阳    时间: 2019-12-3 15:28
标题: 关于学唱《摘缨会》的一点点想法
本帖最后由 张阳 于 2019-12-3 15:28 编辑

《摘缨会》的学习,是用我自己比较舒服的安排来学习的,过程是先单曲循环,不去一点点细抠它其中的一个个音,只是一种朴素的感受。完全听熟了,就像看《甄嬛传》听见一句台词马上能接出下一句一样那种熟悉,就简简单单地当一段普通的音乐来学习。其实这一阶段之后也就可以大致唱下来了,尤其是跟伴奏,会比单纯学唱要好很多。即使这样其实唱段也能大致顺下来了,但是后面的阶段更加重要,就是真正的学习了:把音准一点点掰,小腔一点点抠,节奏一点点对......简单来说,就是纯音乐性的矫正,这个过程很重要,但是会被忽略,而一味地去找所谓的“韵味”。如果连一段不突兀的音乐都做不到,那一个唱段不就反人类了嘛,要那些虚的附加又有什么用呢。
之后才是寻找劲头尺寸啊,流派特色啊,还有一些乱七八糟(bushi)的什么。其实下面的内容才是我最初想发的,上面那一段纯属临时起意的废话。
之前殷师说到余派“提溜劲”,(不是知道是不是我说的这个感受啊)在学唱的过程中是有这种感觉的,是一种往上拎的劲头,却不撒出去,顶到脑袋上又蕴含起来的感觉(对 就是玄学)。在上课下课的路上,我自己也会小声琢磨,和新生段子卖马是不一样的感觉,反而(貌似)和三家店更像一点。有点圆画出来的线条是粗细一样的,而这种劲头是有笔锋的,提上去的时候更加厚重,像毛笔,腕子里带劲,画出来却只是只有一点点,难怪有“笔力”这种说法。中音区反而比较清亮,笔感更硬一点,更像钢笔,一种坚挺的感觉。
如果殷师或者学长学姐看到了,我还有个问题啊(我太菜了),为什么小声唱的时候感觉劲头啊尺寸啊音准啊都是对的,但是一跟着伴奏,一大声发出去唱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我自己听录音,可难听啊啊啊哭唧唧,这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9-12-3 21:32
其实跟耍锏更像哎,尤其是那每一句流水的最后一个字,往上拎的归韵,又不能过,拎过了,节奏和腔就都错了,就是那个度,摘缨会就是这样,我最近新学的宿店也是这样。余的东西,那十八张半,别急一股脑都学了,慢慢来,留一点新鲜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学一段,感受会不同。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9-12-3 21:35
你说的情况正常的,尤其是余的劲头,放大声唱容易过,或者说容易和小声唱的范儿不一样,那种劲头就是一点点,轻灵,不使浊劲,多唱,调整并习惯放大声音和调门下的发声位置和感觉就好了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9-12-11 18:26
风清朗 发表于 2019-12-3 21:35
你说的情况正常的,尤其是余的劲头,放大声唱容易过,或者说容易和小声唱的范儿不一样,那种劲头就是一点点 ...

那个提溜劲儿是不是就是书法里的带笔一样啊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