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2018.12.21《剧种、流派与经典片段赏析——豫剧、评剧》、戏曲小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虫果酸钾    时间: 2018-12-25 21:54
标题: 2018.12.21《剧种、流派与经典片段赏析——豫剧、评剧》、戏曲小知识
本帖最后由 风清朗 于 2019-1-6 12:56 编辑

12月21日晚,由我社指导老师殷翀主持的常规活动戏曲知识讲座于广乐楼照常开展,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有《剧种、流派与经典片段赏析——豫剧、评剧》、戏曲小知识——音乐结构。
剧种的发展大多有相似的轨迹,所以此次讲座中也不再重复发展历程,而是把时间放在名段欣赏上面。豫剧《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片段脍炙人口,评剧电影《花为媒(1963)》片段欣赏,于趣味中感受艺术,《刘巧儿(1957)》“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片段。艺术源于生活,又超于生活,取材从民间传说至百姓真实生活,通过表演形式,反应出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或者社会环境,甚至是价值取向。
至此《剧种、流派与经典片段赏析》专题也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内容是“戏曲小知识——音乐结构”。
戏曲中的音乐直接关乎观众的看戏体验,“戏”之由已说过,此次讲座主要介绍“曲”的由来。戏曲是雅俗共赏的艺术,“雅”——曲牌体的发展脉络大体经历诗、词、曲、大曲、诸宫调、南戏、杂剧、传奇几个阶段,“俗”——板腔体则更接近百姓生活,于生活生产中产生的优秀艺术。关于戏曲音乐的起源发展,要深入了解,还可以参考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接着殷师又简单介绍了曲牌体与板腔体的特点,大致可作如下归纳(讲座内容未完待续)

[attach]4726[/attach]

戏曲艺术不是精密的数学计算,它是灵活的艺术,讲究“以字生腔,从曲填词”,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却又不拘泥于模板,对于艺术作灵活的处理而不圈于公式。戏曲是需要感受的,当然为了更好的传承和记忆,自是需要理论知识的加持,实践与理论并重,方能促进戏曲活力的延续,就让我们继续在带路人殷师的帮助下去学习、去感受吧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