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旧论坛帖][中国艺术报]当代大学生:我和戏曲有个约会)(风清朗) [打印本页]

作者: 光裕    时间: 2009-10-30 11:33
标题: [旧论坛帖][中国艺术报]当代大学生:我和戏曲有个约会)(风清朗)
中国艺术报(2005年5月8日)[估计是去年北京行的成效,看来今年的上海之行要好好准备]
当代大学生:我和戏曲有个约会  



本刊实习记者 李小莹

    继去年12月昆曲经典名剧《长生殿》拉开了“历史文化名城行”的巡演序幕后,青春版《牡丹亭》于今年4月在北大、清华等数十所著名高校的“名校行”巡演也正式启动;日前,有“巴山鬼才”之称的著名编剧魏明伦带着《变脸》和他的另一部作品《巴山秀才》走进清华、北大和南开3所大学进行展演……戏曲艺术走进大学校园,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好评和喜爱。

    校园戏曲热有传统

    目前,许多综合大学的学生社团都有相应的戏曲社团,如北京大学的京昆社、复旦大学的昆曲社,南师大的光裕戏曲社,河北科技大学的洪洋京剧社等。因此,日前“刮”起的这场校园戏曲艺术“热”是有源头,有“传统”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60多所高校设置了京剧课程,并配备有一位或几位京剧教师,他们满腔热情地进行京剧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北京大学一位同学在看了青春版《牡丹亭》后说:“当我们厌倦了重金属的喧嚣,披头士的狂放,走进学校的礼堂享受了一次昆曲艺术的视听盛宴后,我们可以感悟到昆曲所含附的巨大的文化艺术含量。”

    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师大演出售票时,学生们踊跃购票,在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说,戏曲艺术进校园是一件好事。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也蓬勃兴旺,戏剧是大学生专业学习之外的一个重要选择。许多戏剧大师如曹禺、田汉都出自校园,中国话剧的起始也是从校园起家的。青春版《牡丹亭》进大学校园后,北师大从学校到团委、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文学院研究生会还承担了卖票等具体细致的工作。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生是喜欢戏曲的,他们是有这方面“细胞”的。

    想不喜欢都很难

    昆曲、川剧等戏曲进入大学校园,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由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编剧,四川省川剧院在北京大学演出的川剧《变脸》吸引了众多年轻的大学生。《变脸》以变脸技术为载体,集中展现了民国初年黑暗的时代状况和病态的社会众生相。北京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戏迷”看了这出戏后,激动不已,并进行了颇为专业的点评,他说,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很少有剧种能够因为一位剧作家的出现而变化发展,魏明伦与川剧艺术的关系堪称中国戏曲史上的独特现象,有了魏明伦寓意深刻的剧本,川剧的演出从表演的丰富发展到了剧本与表演双出彩的艺术境界。一位清华大学学子看了青春版《牡丹亭》后说:“当委婉的唱腔飘荡在剧场里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当初对昆曲是多么无知。当听到第三场的时候,我浑浑然觉得自己也是舞台上的一员。昆曲入门难,但是你一旦入了门,想不喜欢也不容易。”

    也许有人会说,戏曲是老一辈人才会喜欢的艺术,然而在当今的大学生中,追求戏曲这门高雅艺术的学生,还是大有人在。有些大学生还加入了“票友”的行列,他们在学习之余,关注戏曲艺术的发展,对戏曲充满了热情。北师大的一位“戏迷”说,受家人的影响,自己看戏也有点“上瘾”,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基本上都用来看戏了,现在只要听说有好的剧目要上演,他都会想方设法地去争取到一张票。

    尽管大多数的学生对戏曲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初级阶段,但已经体现出了他们的追求。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位学生说,我们并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不了解戏曲,其实只要了解了,看到了,再通过与戏曲的零距离接触,很快就会喜欢上的。我以前试图买一些书,想通过书本或教材来了解戏曲,但是有词没谱,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著名话剧导演李六乙认为,尽管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是十分了解戏曲,然而这却丝毫影响不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戏曲进校园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普及,因为仅仅以戏曲文本来了解戏曲,只能了解到1/3,无法真正认识戏曲艺术,只有把大学生们请进剧场,通过现场的视听,才能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

    老剧种需要新观众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剧种,其中昆曲堪称是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的最高典范,被誉为“百戏之祖”。在世界艺术史上,昆曲也是遗存至今,但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母范”之一。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叶长海认为,中国昆曲有着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作为一种历经数百年的古老剧种,昆曲曾经有过辉煌的黄金时期,也有过多次的危机与衰落,可以说是历尽兴衰沧桑。但昆曲之所以能度过种种危难,一直流传至今,一方面依靠艺术家的艰辛努力,代代传承,另一方面也依靠广大观众的精心呵护,其中包括许多有识之士和有心人的支持与扶植。历史已经证明,只要有演员在,有观众在,戏曲是不会消亡的。

    为了使戏曲艺术香火不断,一方面要抢救演出剧目、培养新的演出接班人,另外需要培养新观众。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吴书荫说,戏曲艺术要出人出戏,要推陈革新,离不开广大观众的支持,尤其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观众的参与。戏曲艺术要争取观众,它的定位应高一点,当从青少年抓起。我们可以先从中学的语文课入手,适当选用一些《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等古典名剧的曲文,介绍一点有关昆曲的常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然后再在有条件的大学艺术教育课上,开设昆曲欣赏讲座,成立曲社,请行家教曲子;剧团也应经常送戏上门,让青年学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使他们了解和热爱戏曲艺术。

    戏曲进校园是“双赢”

    专家们认为,戏曲进校园称得上是一件“双赢”的事。戏曲进校园能够部分地改善和缓解戏曲不景气的现状,有利于戏曲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另外,由于大多数的戏曲演出都是高票价,学生们很难有机会进剧场听戏、看戏。如今,各大剧团纷纷走进高校,低廉的票价也给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戏曲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叶朗说,现在中央领导和教育部都十分强调在各级学校和全社会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方面是科学教育,另一方面是人文教育,包括艺术教育。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加强民族文化经典的教育,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于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对于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个民族在世界上要有自己的立足点,就要有自己的文化。在21世纪,我们要有更开放的胸怀,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把《牡丹亭》请进北大校园演出,就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崇高的目的。

    戏剧艺术进校园,也是对中国传统剧种的有效保护手段之一。专家指出,戏曲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活的艺术,它的生命力在于传承,而保护戏曲艺术也必须在传承和创造中才能有效地进行。古老的戏曲要在舞台上流传必须争取新的观众,要争取年轻的观众群体。大学的戏曲教育值得发扬,而中小学教育则更为重要。叶长海教授说,中国的学生应该了解中国的传统戏曲,对于有代表性的剧种如昆曲、京剧等,应当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要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我们要以此为荣。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同时也是在培养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观众。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优秀的艺术后继有人,优秀的艺术得以代代相传。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