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旧论坛帖]研讨会论文之:五年以来...(题目略)(殷翀)(光裕) [打印本页]

作者: 光裕    时间: 2009-10-31 00:55
标题: [旧论坛帖]研讨会论文之:五年以来...(题目略)(殷翀)(光裕)
(在06年上海研讨会上的论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五年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社在高校阵地弘扬戏曲艺术与谋求自身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社 殷翀



这已经是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社第三次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了。作为一个学生自发成立,自发组织,自发管理,自发举办各种类型活动的的校级学生社团,经过五年的摸索,对高校戏曲宣传、普及、发展的现状是比较了解的,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同时,随着自身社团的不断发展,对于戏曲类社团的自身发展建设也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前两次参加会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大会上作了发言,通过那两次探讨会,我们受益匪浅,启发很大,回学校之后,工作的开展思路更清晰了,也更加坚定了。现在,根据五年以来社团在高校弘扬戏曲艺术与谋求社团组织自身发展这两个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经验,整理成文字,供大家相互印证,相互探讨,以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高校戏曲文化建设。



我们认为,大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因为不了解她,再加上青年人特有的逆反心理,以及对传统的一种颠覆情绪,所以在现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产生对戏曲的抵触情绪也就不奇怪了。很多人不喜欢,却说不出为什么不喜欢,原因就在于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戏曲。基于得出的这一点判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宣传戏曲,让更多的人接触戏曲,虽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成为戏迷,但至少要让他们不排斥,让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去接触、去了解戏曲艺术的美。例如,人家要是嫌戏曲“节奏慢”,我们就给他听流水板,让他知道戏曲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的,而是张弛有度的艺术美。我想,这也是我们自从成立戏曲社团以来的肩上自然产生的一种责任吧——不光是为了自己唱得痛快,更重要的是为了民族的艺术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这个学生戏曲社团自成立以来,发展思路始终分为内外两条线。



第一条线,对内整合。我们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员都有着对戏曲的热爱,对社团的责任感和激情,才能使我们的社团得到发展。每年一度的社团招新,都会吸收新鲜血液,充实戏曲社团。然而,招进来新社员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只是对戏曲好奇、感觉新鲜,有的的确对戏曲感兴趣,但是不会唱,有的则一开始就有一定的戏曲演唱表演的底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是通过各种方法,努力使他们成为坚定的戏曲爱好者,并使他们自觉地成为戏曲的宣传者。从各个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来看,都有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那就是大一新生加入社团,有新鲜感,积极性很高,一年后留下的就只剩几个被提拔担任社团负责人的社员,再过一年,这些人也都退出社团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社团,从社员的组成结构来看,基本上是大一新生占绝大多数,剩下的都是大二的。这种现状,同样摆在作为戏曲社团的我们面前。但是,戏曲有她自身的特点,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无论是演唱还是表演,都无法有明显进步的,如果我们这样一个戏曲社团也落入这个怪圈,那就很难出一定的成果,也很难有机会展示自我,那么自身就得不到发展,更不要说在大学校园里宣传戏曲了。

如何留住人,如何培养人,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还得从我们社团性质着眼。我们是戏曲社团,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是其它类型的社团所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戏曲的魅力。对戏曲的这种爱好和兴趣是很特别的,不同于其它兴趣爱好,只要自觉自愿的学会那么一段戏,就会被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所折服,那就毋庸置疑的成为终身戏迷了。我们为了跳出这个“怪圈”,首先就分析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对我们的戏曲社团有如此大的热情,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为戏曲宣传——原因在于我们是戏迷,喜欢戏,只有喜欢,才会去为她付出。换位思考,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招新进来的新生都变成铁杆戏迷,只要有人,社团就能发展。

首先,我们会分别找每一个新社员谈心,一方面,了解他们加入社团的初衷和他们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戏曲的了解程度,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基础,“因人制宜”,另一方面,面对这些刚踏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我们则给与作为学长应有的关心和帮助——学习上,生活上,让社团在戏曲为内核的基础上更成为一个“家”。然后,根据社员的不同类型,我们采取相应的方法,根据新社员不同的情况,或是让社员提高兴趣,尽快喜欢上戏曲,或是教授基础唱段和基础身段,或是讲授发声气息,或是帮助他们排戏。接下来,通过共同的爱好,通过各种卓有成效的社团活动,使社员产生成就感,使社员之间产生深厚的友谊——不单单是社团里的工作关系而已,进而使大家产生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责任感。做到这一步,可以说,这个怪圈我们已经跳出来了。如今,我们戏曲社,大一到大四都有社员,还有研究生,甚至毕业的社员还经常挂念关心我们的社团。也许,这就是我们光裕戏曲社宝贵的组织文化吧。

我们每周日晚都会在多媒体教室放映经典戏曲剧目。同时这也是对全校师生开放的,会提前在学校各个宣传栏张贴海报,目的不光在于培养自己社员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也是为了在校园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一开始,我们找老社员轮流负责周末放映,选取的也都是那些剧情熟悉、节奏明快、风格诙谐的剧目,例如京剧《红娘》、越剧《红楼梦》等等,目的在于引发社员的兴趣,让他们初步认识戏曲,认识到戏曲很美、认识到戏曲节奏并不是他们原先所想的那样一味的缓慢,只有接触、认识,才会有兴趣。我们不光放映,负责的老社员还会做讲解,这也是对老社员的一个锻炼和提高,既提高工作能力,也提高戏曲鉴赏水平。到后来,随着大家都戏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兴趣,这些放映的负责工作也逐步有新社员参与进来,有时不单放一个剧目,而是按照流派、行当、剧情等等做一些专题放映,做对比,例如将京剧、越剧、豫剧的《穆桂英挂帅》截取其中部分片段做对比,了解不同剧种在表现同一题材时所表现出的异同;又或者将同一流派几个代表性强的片断同时拿出来展示,加深同学对戏曲流派特点的认识。通过常规放映,提高了社员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了社员的工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心,也使社团在活动中一次次的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戏曲社以外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内的海报获取我们每周的放映信息,可以有选择的观看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有的非戏曲社的同学通过一两次对戏曲艺术的好奇心理的,或是对戏曲故事情节感兴趣,又或是远离家乡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家乡的地方戏(尽管他们在家乡时从没去接触过),等等原因,使他们走进我们的放映室,我们就会去攀谈,去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引导、鼓励他们热爱上我们的戏曲。可惜的是,在我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校里已经有一些原本不喜欢戏曲的同学逐渐被戏曲的魅力所吸引,成为戏迷,也有很多同学虽然目前还未曾喜欢戏,但是在我们一次次社团活动的影响下,知道了在高校校园里还有这样一支宣传传统文化的队伍,从而也渐渐开始关注我们的戏曲艺术了。

除了放映,我们还经常组织社员外出看戏。毕竟,剧场的效果不是在室内看看碟片就能体会到的,带社员外出看戏,同时跑后台,看演员化妆,与演员合影,社员们都表示很新鲜,很有兴趣。尤其是让他们面对面的接触到色彩斑斓的戏曲化妆与服饰,更是给他们一种直接的感官冲击。有时还会遇到外地艺术家前来合作的演出和大型演唱会,同学们能见到很多平时只能在电视里或是碟片里才能见到的艺术家,能和他们令距离的接触、交谈、合影、题词,社员们都很兴奋。

每周三下午,我们还有一次戏曲教学。由老社员带领,给新社员教习戏曲的表演和演唱,通过学习具体的身段或是某一段唱腔,让那些对戏曲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入门。对于基础较好的社员,就组织起来吊嗓,学习发声,进一步提高社员的表演水平。久而久之,学校里的其他同学也会慕名找上门来学习。有时,一个下午时间不够用,就另外再安排时间。不少社员感兴趣以后,主动去校外的各种戏曲培训班学戏,像南京市文联的身段训练班、南京雨花老年大学戏曲班,我们的社员都去报名参加过学习。

除了我们自己教戏之外,我们还聘请了多位老师做我们的指导老师。其中,有我们学校文学院从事戏曲理论研究的教授,也有校外的艺术家,京剧有钟荣老师、喻慧霞老师、翁舜和老师,越剧有赵时莺老师,锡剧有倪同芳老师,她们对我们这些学生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她们的无私和热情,也深深感动了我们。我们的校区远在市郊,艺术家们不辞辛劳前来教习指导,从不计较报酬,还经常为我们社团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帮助。此外,省内很多艺术家虽然不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但却都以极大的热情帮助我们,像江苏省京剧院的王新农老师、江苏省昆剧院的李鸿良老师等等,特别要提的就是已故的江苏省京剧院的老院长王琴生先生,从不让我们这些一次次登门求教的学生失望,对梨园掌故、戏曲知识、演唱技巧等等倾囊相授,每次一聊就是半天,还两次挥毫为我们社团题词,他老人家不顾新校区的路途遥远,来学校为我们学生的演出捧场。可以说,没有这些艺术家对我们的关心,也就不会有光裕戏曲社的今天。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全校开设一些讲座。社员自己做主讲,讲授戏曲的历史沿革、戏曲的表演、戏曲的行当、流派、戏曲演唱的发声等等,以同龄人的视角向同学们讲述戏曲的美。有时也会请艺术家来校开设讲座,例如,我们曾经请江苏省京剧院的钟荣老师、王新农老师、南京市京剧团的喻慧霞老师来学校做讲座,艺术家们不但做理论上的讲解,还通过自身唱念做打的示范,给同学们以直观的感受,收效很好。

此外,我们还尝试过“做一回剧中人”的主题活动,针对非戏迷同学对戏曲的好奇,我们准备了给各行当的从头到脚的全套行头,连续几天在学校广场上陈列展示,让同学们可以零距离接触这些行头,可以穿上“秀”一把,体验一回,还可以由戏曲社同学指导,做各种戏曲身段造型,拍照留念。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同学,效果很好,我想,这些同学中,很多人也许是第一次接触戏曲,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引导他们迈出这难能可贵的“第一步”,我们还是很欣慰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个戏曲社团,由于社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戏曲爱好各异,剧种众多,众口难调。现在我们戏曲社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扬剧、苏州评弹等多个剧曲种,但我们在管理上一向不偏好哪一个剧种,在活动安排、放映选取、节目编配上都很注意这一点。例如,每一次常规放映,不管放映哪一个剧种,都要求人人都要到场。现在,很多人都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戏曲爱好,也不排斥其它剧种了,有的人也能演唱其它剧种。现在常常搞一些反串的小活动倒成为我们的一件乐事。这样一来,避免了因为剧种界限而导致的社员的界限,社团更加的团结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员的演唱表演水平,也为了更好的在校园里宣传戏曲艺术,我们还经常办一些小型的社团内部的演唱会,或是全校性的戏曲大赛。我们坚持每年办一届“南京师范大学学生戏曲大赛”,请来艺术家们作评委,除了自己的社员参加之外,也有很多其他同学参加。这些人当中,有的是为了参赛临时学的,有的是作为完成各个院系的任务而参加的,不管怎样,这都给他们播下了一粒戏曲的种子,在校园里更进一步的宣传推广了戏曲艺术。同时,通过比赛,我们也发掘了社团以外的不少戏曲爱好者,这些人,有的加入,成为我们的社员,有的则成为我们戏曲社忠实的观众和热心的朋友。社员们通过参赛,提高了自己的水平和舞台经验,拿了奖,对戏曲的热情就更大了,对这个社团也更关注了。还有一些社员刚入门,不能参赛的,也让他们参与进来,负责大赛的全程的组织、协调、管理。有些社员,虽然不会唱,但是却通过几次活动,对舞台调度、灯光音响设备使用游刃有余,毫无疑问,他们也从中提高了工作能力。学校现在大大小小的演出,都能看到我们社员的身影,我们也意识到,戏曲就像一味佐料,学校大大小小的晚会少了戏曲就总会缺点什么。有时,我们戏曲社团作为一个特色,也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其他学校的、或是学校间举办的大型活动。我们很自豪,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戏曲的美一次又一次在校园里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了戏曲、了解了戏曲。

作为社团发展的综合检验,2004年,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多方筹集资金,在学校举办了一次“光前裕后又一年”戏曲专场演出,《南京日报》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次的专场还获得了该年度江苏省“十佳社团活动”的第一名。同时,我们也获得了该年度江苏省“优秀社团”的荣誉称号。2006年,我们又成功的举办了“戏韵流觞”大型戏曲专场,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都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两次大型活动,全程的组织协调都由社员自己完成,与专场相配套,我们作了系列戏曲知识的宣传,在校园里形成了一股戏曲艺术的热潮。为办好专场,我们精心准备了几个月,从节目质量到筹备组织,都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为了让更多的非戏迷的同学能坐得住,看进去,我们专门借来字幕机。同时还邀请了南京市各大高校的学生戏曲社团前来观看。两次的专场都相当成功,令我们欣慰的是,大多数来看观看的同学们都是不懂戏的,但是对于我们的表演,同学们都能产生共鸣,他们能看得进去,也都能看懂,有不少同学在看了我们的演出之后找到我们表示想学戏。这也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继续在校园里弘扬戏曲艺术的信心。



以上所说的是我们如何对内整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社团,弘扬戏曲艺术。下面谈谈第二条线,对外联合。戏曲,无疑在现代社会里是被边缘化的,戏迷也属于弱势群体。单单凭我们戏曲社的力量很难有更大的作为,而我们自从创办戏曲社以来,就一直不甘于局限在小范围里自己玩玩唱唱,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想让戏曲在大学校园里展示出她的活力。那么,就必须要联合。



如何联合?有三条思路:



一是联合本校老师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校是支持的,但是几十个社团的存在很难让学校对我们有所偏爱。我们在学校势单力薄,人微言轻,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学校老师中寻求更好的支持。

我校文学院的从事戏曲理论的孙书磊教授,从事中国戏曲史教学,他经常因为放映戏曲碟片而导致理论课程的进度变慢,但是碟片不放,没有直观认识,理论课往往又不好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他协商,将我们的常规放映也作为他的课程的一部分,他在课上讲理论,让同学来我们这里看碟片。同时,这位孙老师还请我们去他的课上作辅助教学,让我们做一些行当、流派或是唱念做打方面的示范,这样,他的课上起来效果好多了,同学们都很感兴趣,我们也间接宣传了自己社团,也宣传了戏曲。

2004年,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上,我们发现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京剧公共选修课,而我们学校没有。回到学校后,我们也一直为开设我们自己的京剧选修课而努力。有幸的是,我们结识了学校的两位戏迷老师,他们一个喜欢京剧,一个喜欢昆曲,和他们谈了我们的想法,正好他们也很想在宣传戏曲方面有所作为,一拍即和,我们学校的京昆艺术选修课终于诞生了。两位老师主讲,我们社员则做一些辅助性的示范,有时也由我们自己在课上开设一些专题讲座。选修课效果很好,很多人接触到戏曲后,觉得很美,不少同学都表示想进一步学习,更深入地去了解戏曲。

有老师出面,很多事情也方便了不少。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5月份我们组织观看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牡丹亭》,我们出海报宣传,京昆选修课的两位老师则在自己的京昆艺术选修课和各自学院的专业课上进行宣传,最后有一百多名学生报名订票,最后由两位老师出面,和校方协商,以京昆选修课课题组的名义解决了来往包车的问题。如果光靠我们自己,不但解决不了包车的问题,也不会组织到这么多学生去看戏的。



二是联合其他高校戏曲社团和“送戏进社区”

靠自己一个社团,很难有更大的作为,而且容易固步自封。南京各大高校基本都有自己的学生戏曲社团,大家处境都差不多,都很想发展,但是力量有限。那就大家联合起来,既玩出自己的一个新天地,结识更多的同龄戏迷,而且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我们光裕戏曲社坚持每半年举办一次在宁高校戏曲社团联谊演唱探讨会,十多所高校的戏曲社团聚集在一起,探讨各自发展的经验和困难,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帮助。随后,大家各自登台演唱,交流艺术心得。经过长期交流,社团之间形成了默契,一个学校戏曲社团搞活动,其他学校的兄弟社团也一起去捧场或助演。此外,南京理工大学李萍老师的京剧选修课以及演唱会、南京农业大学戏曲社团的票友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戏曲演出,我们都很高兴能参与其中。几个学校戏曲社团在一起,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再感觉孤立无援了。的确,这几年来,南京高校间戏曲社团间交流日趋频繁,为高校戏曲的宣传和推广开启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也是我们感触最深的。

经常深入社区,与社区交流,合作办活动,也是我们社团建设的一个思路。两次暑期社会实践,一次围绕了戏曲普及及戏曲发展这个话题作了问卷调查,另一次对南京戏曲音像、书籍出版物的市场现状做了调查走访。我们举办了多次“送戏进社区”的主题团日活动,南京白下区街道、南京鼓楼敬老院、南京兰园敬老院,雨花老年大学、南京仙林新村居委会等等,这些地方都成为了我们弘扬民族戏曲艺术的见证。南京“名城会”期间,以及南京各地的广场文化主题演出上,也都能看到我们社员的身影。

每次来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对我们而言,接触到了各个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类型的戏曲社团,每一个学校在推广戏曲艺术上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很受启发,可以说,我们每次都是来取经的。



三是联合江苏省专业演出团体

要在高校里普及戏曲艺术,光靠我们这些业余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和江苏省演艺集团建立了双向合作关系,他们对我们给与了极大的帮助,例如在演出票务上,给予我们最大的优惠,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意味着可以多看更多的戏了。

这几年适逢“高雅艺术进校园”,江苏省京剧院、江苏省昆剧院、南京市越剧团都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带进了校园,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有一次江苏省京剧院来学校演出,为了配合这次演出,我们筹划了一个系列的活动,以江苏省京剧院的校园演出为开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了大大小小十余次活动。京剧院来演出之前,我们除了张贴宣传海报之外,还制作了几块戏曲知识展板和我们社团成果展示的展板,我们主动联系江苏省京剧院的徐全心院长,协商在演出中,由我们戏曲社助演一个节目,京剧院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并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此后,我们又通过京剧名家来校作讲座、学生自主开讲座、在宁高校联谊演唱会、组织外出看戏、送戏进社区等等这些活动,借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东风,串起了一系列的活动,辅之以校园内扑天盖地般的宣传海报和展板,在校园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戏曲热。



我们的工作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潜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作为学生戏曲社团,在自主发展,缺乏有力的校方支持的情况下,保持自身发展的势头,不断创新,改革发展思路,不走下坡路,是我们时刻要面对的。所有的成绩都是过去的,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过安稳日子。我们必须提高危机意识,提高社团管理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社团的梯队建设尤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的戏迷、演员,使老社员毕业后能有新社员填补空缺;如何加强社团自身组织文化,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何培养社员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员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使他们对社团的激情之火燃烧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何培养一个工作上富有创新思维,敢闯敢干,艺术上能独挡一面,镇的住台,同时对戏曲社的事业怀有极大的激情和责任感的的优秀社团管理者,这是我们一直不断思考、摸索的,其间走过弯路,有过教训,但是摸着日头过河,在大学校园里推广戏曲是我们的责无旁贷的。

此外,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社团要办好,有钱才行,戏曲社团尤为突出,我们搞演唱会,哪一次不要租借场地?规模稍大一点,请乐队的劳务费也是要花费的,再搞大一点,租借服装和布置舞台的费用就是两笔不小的开支。而学校基本上要我们拉赞助,自筹资金,可是戏曲这一块本来赞助就不好拉,加上缺乏有这方面才能的社员,对我们而言,更是难办。对于这个问题,我和其他学校戏曲社团负责人也交流过多次,大家处境都差不多。此次来参加这次的研讨会,也是希望各位老师、同学给我们支招,给我们点建议。



最后,我想给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提几点我们的建议。这样的研讨会很好,对我们启发很大,但是每次都是一年开一次会,受客观条件制约,持续时间太短。如果能在每年散会后,由各个地方的高校京剧促进会再搞一些持续性、系统性的,实实在在对高校戏曲宣传有益的,特别是对我们这样的学生戏曲社团有帮助的工作,我想效果会更好。



第一,每隔一段时间,对各地高校中的戏曲社团做一次经验交流、同样也可以对戏曲选修课做一次交流,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诚然,这种交流,我们学生社团之间可以自发组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自发组织的交流难以稳定的、持续的进行。我觉得,应当由各地高校京剧促进会组织组织,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规格高一些,使这种高校间的交流引起学校官方的注意,进而使学校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力度和投入。说实在的,大多数学校对戏曲这一块的重视程度是极低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话剧、歌唱、舞蹈、乐器等其它艺术门类。我们几次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学校是不重视的,是作为我们自己个人跑出去比赛看待的。而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校方对我们的工作多一些支持。

以官方或是半官方的性质做一些调研走访工作,呼吁各地政协或是教育厅,或是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宣传投入力度。除此之外,各地的高校京剧促进会的成员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老师、教授,相信说话的分量比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要重得多,也要有用得多,如果老师和我们这些学生联合起来,我们在学生中宣传、推广,老师们帮我们在校方那里多争取的支持(最重要的还是经费),相信校园里的戏曲事业会更好。



第二,对于演唱研讨会的形式与内容,我希望研讨的分量加重,而且,研讨不能走过场,不能成为一种为研讨而研讨的形式,不能让研讨的会场仅仅成为一年一度给人话语权去宣泄的场所,不能研讨完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一定要让研讨的内容,与会代表们的意见、想法落到实处。每年一届的研讨会,代表们都会有很多建议、想法,我觉得会后应该由人负责整理、分类。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代表呼声较高的、比较集中的建议,全国高校京剧促进会进行研究,细化成为可操作的方案,交予各地方高校京剧促进会实施,在一年之后的大会上,要由代表审查、讨论实施情况,不断地修正方案,使其越来越好。对于针对个别地方的建议,交由地方处理,落到实处。在每年的研讨会上,都要对上一届研讨会整理、分类的各种意见进行反馈,让代表们了解一年前提出的建议的实施进度,哪怕某些建议缺乏可行性,也应该予以说明。我想,这样的形式才更加民主,研讨会才会更加有活力,才会更加务实,我们的这个组织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凝聚人。

这样大会比组织一帮人在一起演唱要好,而且要好得多!一年一届的大会,一定要区别于一般的票友节和演唱会,一年一度,过来唱一段,说实话,没有太大的意义,要是想过戏瘾,在哪不能过呢?何必花钱花时间不远千里跑来呢?一年的大会下来,如果说只是让个人过了戏瘾,而对高校京剧事业的发展没有具体的务实的帮助,那这样的会议是失败的。我们这些戏迷,其实不需要别人宣传,我们也永远是忠实的戏迷。我们所要的,并不是在这个戏迷圈子里的自娱自乐,而是要把这个圈子扩大,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戏曲。就算是想过戏瘾,能培养出更多的观众听你过戏瘾,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做的,是充分运用高校的理论资源、创新精神,为我们的戏曲艺术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我看来,大会,永远是研讨第一,交朋友、相互交流学习、增长见闻是第二位,演唱只能排最后。



第三,配合各地“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让更多的好戏来到大学校园,同时对“高雅艺术进校园”加大宣传力度。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取得了这么好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使得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戏迷还是非戏迷,对青春版《牡丹亭》都有所耳闻。很多去看戏的人,是冲着宣传出来的名头去的,即使他们最初是出于好奇,但是他们却或主动或被动接受了一次戏曲的宣传,接触到了戏曲艺术。而我们的“高雅艺术进校园”,一直都默默无闻,就我们自己而言,也是演出前一天才从学校那里获悉京剧院要来的,更不要说其他学生了,学校里一张海报都看不到。“高雅艺术进校园”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校园里推广戏曲艺术的手段,不能无声无息的来,静悄悄的走。之前,应该做大量的宣传,还要做相关戏曲知识的普及教育,之后,要借势开展更多的戏曲宣传和教育。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有关部门更大的投入、学校官方的重视程度以及与会的各位师生代表的共同努力。

在我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有这样一个事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那时江苏省京剧院来学校,学校方面不大重视,也没有宣传,演出那天是由校党委宣传部动员,临时拉了几个班级过来观看演出,可以说是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不是出于观众的自愿。但是演出之后,我在出口处留意了走出来的同学们之间的交谈,发现他们一个个都很兴奋,都在聊着刚才看到的戏,都在很认真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京剧艺术。也就是说,虽然是强制性,非自愿的,但正如上文所说的观点:“大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因为不了解她。”只要能用各种方式,把同学“诓”进剧场,那么,在接受了一次强制性艺术熏陶,让他们接触戏曲之后,也许,他们对戏曲的态度、认识就会改变很多。在这些人群中,产生一些戏迷,也是大有可能的,但对于更多的非戏迷,是这种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他们的影响可以说是一辈子的。







这就是对我们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社在高校阵地弘扬戏曲艺术与谋求自身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我们也分析了自身的问题,提出来,希望各位老师、同学能给与帮助和启示。无论是经验还是问题,我想,写出来或许对各个高校开展戏曲推广活动会有借鉴作用。对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我们也寄予很高的希望,也诚恳地提出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设想和思路。

如今我们所写的这部“万言书”,对高校戏曲艺术的宣传推广、对学生戏曲社团的提高、对全国京剧演唱探讨会的发展,如果能起到那么一点点的启示借鉴作用,或者我们能抛砖引玉,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启发,那我们也就达到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各位老师、同学不吝赐教!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