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总在节点期待 [打印本页]

作者: 周白丁    时间: 2013-6-2 14:07
标题: 总在节点期待
本帖最后由 翌faith 于 2013-6-2 14:19 编辑

  暗自揣度,每个人多少有节点情结,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描述。不论是几零后,他们身上总是被具备其他年代不足称道的特点。“我们90后总被误解是自私、缺乏责任感的一代,但是……用激情与汗水担当起社会使命,定会不负众望。”这是看新闻看到的一个采访人物说的话。很巧合,就在看到这个新闻之前,在去往成都的火车上,和一位从医30多年的长辈聊天谈到了上述关于年代人的话题。共识是,不管是几零后,在他们身上有在这个年代共同的经历,这些阅历让身处不同年代的我们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我疑惑的,一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标签,是很难用几个词语就能够描述清楚的,而这样的词语很符合大众的口味;二是身处在这一时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所谓“自私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样的词语也许并不是真的来形容一代人,但他们会先拿这些词语给自己贴几个标签再像揭疮疤一样揭掉。这样的思维和说话方式,倒也程式化地有自己的沃土。
  个人总有一种因果轮回的感觉,古往今来,人的阅历都不相同,但总在历史的长流中会看到很多很多的相似,又心心相惜,甚为共情,又为共性。人与人本不该是一样的,但终究是一堆白骨。于是,有期待在某时某刻,在旅途行程,在心力憔悴,凡觉可以驻足停步的节点尝试留有期待。也相信,不管是期待昨日重现,还是明日君再来,就算是一起等待戈多,这样的期待,期待期待,一定是美好的。
  十载芳华,如鱼饮水,梦回光裕,青春无悔!承接老鹰在07年写在文章中的赠言,“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在光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坚守;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得失之间,冷暖自知。
  十年,是一个节点。十年前,我还在小学,不知道京剧是什么。接触戏曲以来,对两句话深有感触,一是“戏比天大”;二是“要学戏先学做人”。
  戏比天大,这是一种很有气场的认同感。12年暑假去兰州那次,我们一拨人去京剧院排练厅跟琴吊嗓。也是这一天,我第一次看见一个武生演员练功,酣畅淋漓也许算不上,但他有自己的场域,是一种我们无法接近的气场。入社两年多来,在光裕的我们也有这种气场。起霞坡音乐台约好,冬天的早晨一起去吊嗓,天还黑得很,校园里路灯刚刚熄了,一路上看不见几个人,天色渐白,到那,已经有社员练着了。若是未曾约好,早到一会儿,后来的社员看见你,那种笑容不知你能体会否?暖暖的,一直记着。每每下午的吊嗓就不用说了,起霞坡又有情人坡的美誉,我们“不解风情”的气场自是无奈吓退了无数鸳鸯。
  这种认同感凝集成的气场也可以说是否入戏。临近十周年专场,社员们的段子大差不差能够顺下来了,老鹰给《四郎探母·见娘》这个折子提得比较多的就是注意体会故事情节,要入戏。我个人觉得比如哭头,虽有范式的东西,还是要以情托声。好演员,同样一出戏演了不下百回,依旧每次上台,情到深处,哭得涕泪俱下。我不懂这样的演绎是否符合专业的角度,至少门外汉,我很喜欢。
  要学戏先做人。同类型的话很多,要做事先做人;要做学问先做人。但戏曲和其他有很大的不同。我喜欢戏曲的一个原因,是喜欢她里边的故事情节。听戏和听一类能触动人的歌不同,听得戏曲是从听得故事、人物内心世界用语言唱腔的实体表现推人及己,尽管歌也是词家心里的话,也能打动人,但形似勾起听者经历,也有的自言自语,虽然很直接。反观戏曲推人及己,往往内心触动,故事非己,听来却更似托物言志,“同”情之外有话记心头。
  你可以说戏曲讲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讲的是正能量;也可以讲戏曲里有各种粉戏。个人比较认同的是,戏曲表现的就是生活的家长里短,放大或者缩小特性,更能够引发共情,这是在戏里。在南京上学,我有机会跑到剧场看戏,那种感受和跟着录老师学戏看戏不一样。也许不能期待,所有人看过戏之后都变成了十足十两的合格人,但我相信戏曲也有治愈顽症的疗效,只是不知道此时此境,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服用,毕竟节奏太快,日子过得太快。
  于是,能够坚持喝下几剂汤药的,会有人以为心态进入提早退休期,或者就是觉得新奇、奇怪。用砂锅煎煮,控制火候,三碗煎成一碗耗时耗力,效果和一粒药丸功效可能差不多,人与人选择的放空心灵、沉静心态的方式不一样。
  生而为人,到真正能形成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受到来自基因、家庭、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不在乎,你是否要喜欢戏曲,喝下这剂汤药,只是期待当你选择在一个节点期待的时候,能够沉淀、过滤、放空,实实在在。期待,从头越!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