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旧论坛帖]昔日有个三大贤——一堆杂感(风清朗) [打印本页]

作者: 光裕    时间: 2009-10-29 14:29
标题: [旧论坛帖]昔日有个三大贤——一堆杂感(风清朗)
大象无形,无形的总比有形的永恒,艺术也是如此,能摸得着看得见的固然精彩,无形的艺术更是神乎其神。拿京剧而言,程砚秋、周信芳等艺术大家的艺术那绝对是经典,他们都是因为自身有一些缺点(身高、嗓音等),扬长避短,变短为长,才形成了自身的艺术流派,然而,当年的梨园界,有这么三位大家——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当时被誉为“三大贤”,他们的艺术是无形的神韵,是由内而外展现出来的艺术美。
后来的艺术家,大多以这三人为“法帖”,根据自身的条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们现在学,学唱学表演,学谁的?三大贤是要听的,其他各个流派创始人是要听的。这些被誉为经典,现在的演员无不是根据这些经典——继承,再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所谓“移步不换形”。举例而言,学梅派,学谁的,当然要听梅兰芳的唱,看梅兰芳的表演,任何梅派传人,都不可能比梅兰芳更像梅兰芳——如果能比梅兰芳唱得好,那就是自创一派了,就不是梅派了。 当然也要看看、听听梅派其他传人的,为什么,梅兰芳的东西是好,但是年代久远,录音录像效果不佳,学梅派传人,是从这个传人身上学梅兰芳、学梅派艺术,而不是学这个传人的艺术。同时也是在学习这些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是如何结合自身条件学习梅派艺术的。

引用清代申涵光的一段文字来说明这个学戏的问题:“学问以先入为主,固立志欲高,如文必秦汉,字必钟、王,诗必盛唐之类,骨气以成,然后顺流而下,自能成家。若入手便学近代,与逆流而上,难矣。”

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演员很多,如何评价这些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总得有个标准,总得有个“法尺”,那就必须要听听流派创始人的,这样你才有资格,才有能力去评价某某演员唱得怎么样,某某演员学某派学的到不到位。

现在的演员往往只能表现出外在的形式,却无法用这些形式来让人感觉到内在的艺术美,的确可惜、可悲、可叹!真正的让人感到艺术美的《贵妃醉酒》也只有看看碟片了,现在演员的一招一式,要么做的不到位,即使到位了,也没那个味道。

现在的演艺圈,浮躁、功利,平时也不练功了、不吊嗓了,天天忙于赚钱、评奖。以前的演员在生计困难的时候还能想着“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相比之下,现在的演员条件都不错。可惜,多少个宽敞明亮的练功房是空着的(在北京京剧院亲眼所见)。

体制上有问题,领导观念也有问题,这些都不谈,谈起这些我这个行政管理专业的说几天也说不完。

排大戏,排新戏,大手笔大制作,全然不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规律,全然不顾写意、虚拟化、程式化这些艺术原则,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舞台布景、道具,好像是在看话剧;声光电一起上阵,又好像是在看奇幻魔术。一场这样大制作的戏,上座率多少、票价怎么定才能收回成本?这样的大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演出,一年又能演几场?真正有多少人有这个经济实力买票去看这些戏?据说有个新戏,大制作,用了四车皮来运道具布景,最后有一车皮的钱还落到了私人的腰包里,可悲啊!
政绩,领导要有政绩,当然是砸纳税人的钱去搞“创新”,殊不知没有继承哪来的创新?梅花奖,必须要有新戏才有资格,还有不少奖项,都是要有新戏才能参评。所幸的是,经过老艺术家的多年呼吁,这些不合理的规则正在改变。

我在想,这些大制作的违背戏曲艺术规律的新戏,几十年后能留下多少给后人?历史的大浪淘沙会刷去多少?新戏不一定不吸引多少新观众,但肯定还会失去很多老观众。有了这些纳税人的钱,与其给领导搞政绩,不如像中国京剧院三团那样,免费送戏进校园,那样或许能抓住一大批年轻的观众。因为学生是未来重要的观众群体。
真正的戏迷,喜欢的是长演不衰的经典,而不是走过场的“政绩工程”。

昔日有个三大贤,何时能再有呢?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