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9月30日上昆《长生殿》观后 [打印本页]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3-10-1 09:18
标题: 9月30日上昆《长生殿》观后
本帖最后由 已歌 于 2013-10-5 15:38 编辑

稍微吐槽一下服装。。一折一个色调真是一种没意思且不现实的构想。。。这样的构想在台上只有穿情侣装的夫妻档时还有点效果,龙套一多主角颜色的变化哪能改变满台的气氛。。。而且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搞出的无论是新旧行头混搭还是一水儿的新行头都有明显的违和感。。。而且!新行头不可能像老货那么精良皮实啊!有木有听说过新货表面犀利的光叫做“贼光”啊?各种闪瞎人的水钻亮片一看就显得轻浮,尤其是用在这种宫廷戏很跌份儿的。。。
场次编排,把长生殿的鸿篇巨制压缩在三个小时里头确实很难。不过某些过场戏的必要性尚待斟酌,反正这个情节交不交待也不影响看戏,虽是原著,但原著里十分之一的份额到这里成了三四分之一,是不是不妥也不够“精华”了。
具体来看,《进果》还是相当好看的。虽有删减但神采不失,无论是台面上的节奏、安插、表演技巧还是直指主题的鲜明利落,都足见洪升洵为此道高手。《权哄》《合围》就属于,将原著中一个简单过场的份额扩大了近十倍,看起来感觉就有点鸡肋了。我们当然理解改编者想营造历史感、立体感与均衡阳刚阴柔之气的用心,但放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酒楼闻铃迎哭弹词不用而添上的这两折本身又与推动情节关系不大,观众虽则理解,也难免心意难平啊。不过合围场面上还是很好看滴,那四条大狗好萌啊~~另外,现在这个场次安排,给人一种。。。完全是李杨自作自受的赶脚。。。。
一点私心啊(其实也算不得私心),你就算迎哭不要好歹也喊计镇华来个弹词结尾嘛~整场也木有老生(外)的戏是不是?最后以梨园旧人之口说天宝遗事,欣逢知音传与一曲霓裳播千载,何等意境深远余韵悠长!就算理论上和整体情节略有脱节但我坚信台下所有观众看完一折计镇华的弹词都绝对不会再计较这个的啊!
哎,蔡正仁和张静娴演得真好,真是太好了。真不是什么功力的人都能驾驭得了满台新行头的龙套、响亮的锣鼓,与昆曲古雅艰深的戏文的。前几场各种碍眼的龙套被大角儿一镇顿时就烘云托月增光添彩了,前几场听着曲子读字幕的节奏到这里也顿时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看戏,听他们说出那些脱离现实已久的台词却就如听家常口语一般,被毫无障碍地带入戏情。
(天地良心,我当年初读黄书的时候看长生殿还是看得相当认真的,前几折的曲文基本达到了他唱了上句我就知道下句是什么的熟悉程度,但从文辞转换到他们想表达的感情再转换到他们表达的方式还是要跟听外语似的大费一番周折。我不知道那些原来没看过长生殿、没怎么接触过明清传奇的观众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如若这样,那等这一批好演员退出舞台后,昆曲岂不更成了所谓文人雅士文艺小清新的专利,其他人看不到动人心魄的昆曲,也只会归结到昆曲本身太高雅太脱离现实,而无从怀疑是演员的功力问题了。唉,这样一来文艺青年、二流演员与本来就懒得看戏的人倒是各得其便,只是可惜了戏曲本身,蒙受覆盆之冤。)
从未看过如此欢乐的小宴与如此震撼的惊变埋玉。所有的欢愉、惊诧、悲痛懦弱绝望与悔恨,都似发自内心而全无做作痕迹,而形式上又法度谨严,美不胜收。张静娴的宫装真美,坐在后排完全看不出是上了年纪的演员。看前几场是还跟旁边人琢磨,昆曲旦新做的帔是不是一般都会收个腰,因为看着沈玉环虽然穿着宽大的帔但身材曲线还是很明显。(我的意见是,真正身材好的人即便穿不收腰的京剧的帔也能显现出身材好,但没有昆曲旦角腰身那么明显,简直无异于束腰的地方戏古装了)到张静娴出来,身段的感觉立刻清正的许多。一方面可能是年纪大了本来就没什么腰身好显,但她本身的身段也必然较年轻演员更为含蓄雅正,没那么多拧出来的曲线。但她就是比年轻演员好看啊!戏曲程式的自然流畅之美看着就是比青春少女腰身曲线美要顺眼太多!尤其又是长生殿这样的戏,您贵妃娘娘,不是不能青春窈窕,但好歹要有点母仪天下的气度啊!蔡正仁不多说了,曾一度对他的扮相有过微词,但现场看来,谈不上帅不帅,但是非常非常的唐明皇。看过他撞钟分宫的视频,同样是国破家亡,那样相对单薄的戏文都能给他演得回肠荡气,何况长生殿这样的传世之作。絮阁里的唐明皇,特别是最后那段儿,看过几次现场都觉得他很猥琐。。虽然小宴也猥琐。。但是这个猥琐得很有气度也很可以理解,人好不容易做了万人之上的天子,就好这一个调调儿,也没什么过分的。蔡正仁跟张静娴那么大年纪的艺术家,演起戏来却都是彻彻底底的全情投入。以致埋玉时某一情绪激烈的瞬间唐明皇的穗子缠住了杨贵妃的大凤冠。虽则是舞台事故,但这样纯粹忘我的演出还是让人觉得根本连瑕疵都算不上。谁说真实的马嵬之变时,他俩的衣饰就不会在激动中搅到一起?

总的来讲,虽然蔡正仁和张静娴绝对是超一流的演员,但撇开他俩人的演技,整体看这个戏,从剧本、编排、服装、舞美、唱腔(这个本没什么说的,但没觉得画外音的昆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盒儿糖果似的满台花哨服装,到演员的平均水准,不得不说,从严要求的话充其量算个二流吧。。。
节目单把场次顺序写错了耶好开心O(∩_∩)O~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3-10-1 09:34
几乎没小嗓的丑听着真别扭。。。

唉,我最后没有叫好,虽然台下观众有叫的但我身边的观众都没叫我也没好意思叫,一口气憋着真难受。。。直接导致晚上心情不佳冒犯了谁别见怪。。。。
作者: 徜徉有道    时间: 2013-10-1 15:53
         拥抱!握手!知音啊啊啊!想当年,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就是《长生殿》哦~~~
         
       原本想来,备考的人了,不要再计较这些个玩物丧志的事情了,但真是不吐不快啊!看到阿史这篇文章,简直觉得不畅谈一番就对不住人了。
      
      其实,往好了说,这次的《长生殿》风格还是很统一的;尤其是开头和结尾,非常明显的电影话剧风格;还有那四个乐工,一副历史见证者的样子,舞美和唐宫装无一例外就是想表达一下大唐气象。从这一点来说,老戏新演也罢,重新编排精华再现也可,都还算是成功,至少比省昆的《1699桃花扇》靠谱很多,至少,人家是在讲一个故事。
   
      但问题,在于,你在讲一个什么故事?
      
     本来李杨爱情故事就很不讨巧,这本不是普通老百姓视野期待下的传统爱情故事;更多的是符合一些文人的各种心境,借一下他人酒杯,浇一浇自家胸中块垒。李杨爱情,在那种特定的时代,在那种历史维度之下才有意义啊。传奇《长生殿》本身,主题业内也还是说法不一。所以,作为舞台演出,怎么讲这个故事很重要。这决定了你挑选哪些折子来拼一出只演一个晚上的戏。如果是老戏老演也就罢了,你照着那些个折子,一一演出来就是了。昆曲就是这点闹心,演全本吧,时间啊,观众接受程度啊,是个问题;演精华吧,就更是问题了。精华的问题在于:第一,有些戏单演折子是好戏,放在减缩版本的整出戏里,未必是好戏;有些戏单演也许是某个角儿的拿手好戏,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演好,且放在减缩版本中也并不一定是好戏。第二,如果演一个完整的衔接恰当的整出大戏,在时间上有些地方势必要减;如果要照顾老戏迷,把精彩的折子拼一拼,那对于只看故事的新戏迷,会觉得你故事讲不清楚。

     昨晚的《长生殿》,给我的感觉就是拼戏拼得失当,相当失当。而那些服装吧,说实话,我觉得也还能忍!只是我真的要和阿史拥抱一下,我也觉得水钻的凤冠格外轻佻格外山寨啊!我相当相当的觉得你戴冠就要穿蟒啊!你穿蟒就不要把蟒裁出腰身啊!那种水钻冠加上有腰身的大红行头,真的真的,太····

      最无聊的就是《絮阁》!也许这出戏单演还蛮好看,也许有角儿更演得很好;但在昨晚的戏中,我真的觉得好无聊!无非就是说杨妃悍妒,用得着这么大排场点缀么?那敢不敢把《倖恩》和《窥浴》演出来?要不然不公平啊,你《絮阁》黑了杨妃,为什么不演《倖恩》、《窥浴》来黑唐皇?许是我昆曲听得少吧,没听出沈的好来,反而想到了老鹰前辈曾经的一句话:这批演员把麦拿了,前几排可能都听不清。也许是戏的原因吧,也没觉得沈的杨妃好,反而觉得过于娇媚小气。《进果》刚开始看时,觉得这折戏,似乎不是很有立场。因为只会让人更加讨厌李杨二人,但如果是为了考虑整出戏的历史风格和为下面《埋玉》做铺垫,倒还是一出好戏;更何况,演得也好,可以看行当和身段,至少比《絮阁》有意义。所以,错不在《进果》,在于能够刻画主角的折子戏都被删掉了,只看到让人想吐槽的折子。

      选戏拼盘的失当或是限于舞台时间难于协调,但这直接导致了戏中李杨二人的形象没都有在戏中得到很好的刻画和表现,反而让人觉得他们真是自作自受,满满的封建糟粕。

      我特别想看的《哭像》木有了,还有《冥追》也一定不会有了,《弹词》就不要妄想了。
      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昆曲的演出形式的问题,像《长生殿》、《牡丹亭》、《桃花扇》这种传统戏,昆曲如果不老老实实演全个上下本,真的很难做到,在短时间内兼顾故事讲得好,戏也唱得好。 又不能像我大花部,搜集齐整资料,拟个故事大纲直接重新编,只在神似不在形似······

      昨晚一开始,是觉得龙套没精神,身段不漂亮;丑行和净行的口白不好听,不上韵;高力士的京白我感觉和普通话差不多了······看到后面《进果》开始直到《合围》,开始觉得五行身段好了。而白口,后来是听习惯了。一些场次,真的觉得好乱···

      所见略同,若不是蔡正仁和张静娴两位大神压轴,这戏真的很难好看。蔡正仁出来时才真的感觉到帝王气象,后面《埋玉》,我直接看哭了,这些都不表了。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3-10-4 00:39
其实,服装,如果是彻底的新编戏,设计成这样也就能忍了。。。但是。。宫女太监皇帝妃子神马的明明都是有精雕细琢的传统行头的啊!劳民伤财花那么多钱做衣服搞出来的效果还不如库房里的老货色,不能为戏添彩反而越发显出青年演员压不住台,是这样的事实令人愤愤啊。。。
想穿华丽漂亮的衣服,就好好利用传统服装。想清新朴素的话新设计可能还顶些用。看看凤还巢,那简直就是一场服装秀啊。但要想几个月内凭空赶制出这么一批艺术品,想想也是不靠谱的事情。。。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