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12月26日紫金大戏院观看昆剧《1699·桃花扇》 [打印本页]

作者: tuopuo    时间: 2014-12-27 11:14
标题: 12月26日紫金大戏院观看昆剧《1699·桃花扇》
12月26日晚7:30,我社社员朱学怡、黄梦媛、刘超、陈之曦、马瑞、陈金鑫、黄会娜、费佳伦赴紫金大戏院观看昆剧《1699·桃花扇》。以下是一些个人观感。

舞美:作为一个浮夸的人,紫金各种繁华的舞台布置一向很喜欢,不过似乎除了今天。场中间恒有一个可移动小舞台,那四根柱子不遮挡观众视线吗?移来移去好麻烦。极少暗场,这么多穿大褂的上上下下走来走去。对演员来说,应该是为了达到表述某些想法的目的,有一些本该幕后完成的动作也到了台上,比如分发道具等。但问题在我完全没有理解这一革新是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多少有点出戏。
唯一喜欢的是乐队放在舞台后面,半透明幕布背后,若隐若现,服装似也颇有古风,令人心畅。
另,除侯方域外其他小生老生的服装,为何前面都要缺掉一块?是最外面穿了一件前襟下摆锯齿状的“开衫”(==)好不习惯。

演出: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太多,因此全从主观感受来说。戏的重心似乎应该是侯李二人的爱情故事,不过看完整出所有演员谢幕时,却是看史可法最亲切,不知为何。可能是演员演出不够动人,可能是个人喜好,看英雄总是特别动情。不管是小时候看《三国演义》书看到诸葛亮死时,还是最近上课看《贝多芬传》电影看到贝多芬受磨难时。
最后老赞礼点醒二人时也感觉很突然啊,之前还你侬我侬的,几句哀江南一唱(并非全套),马上醒悟?完全没有感觉。
第一次看昆曲想睡觉。
想到超哥说,变成昆曲的这个《桃花扇》把原本的文本《桃花扇》拉下去了一个档次。

附图两张
[attach]2389[/attach]
[attach]2390[/attach]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4-12-27 20:11
似乎现在话剧界就很喜欢这种打破台上和幕后的形式,把出戏当作戏的本身一部分,只是先锋话剧本身看的是形式,通过形式的张力去体现内涵。但是传统戏曲这么演,观众还怎么入戏看人物看剧情。。。
想看《桃花扇》还是看省昆传承版的,这1699版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先锋试验吧。。。不过据说桃花扇这个戏本身也不是什么传统戏,身段、唱腔都是现在的人编的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4-12-27 23:10
其实我也对玻璃地面和小亭子无感,觉得太过空灵,以至零碎
尤其是大场面的戏,比如哭崇祯,左史黄之死,一群生旦净丑站在光可鉴人的台板上总觉得是某种过场而缺乏应有的庄严。
现场换道具之类可以接受,毕竟原著三番两次弄出老赞礼来也是为了强化某种前尘旧事的疏离感。
点化入道那一节,当年在家看传承版的时候还是很受震动的。可能是石小梅和胡锦芳确实有气场。(比如那重逢,给人的感觉是相对如梦寐,而不是“你侬我侬”……)也可能是因为之前没读过哀江南,为这样的大收煞所震慑。虽然那个老赞礼是嫩得能掐出水的王子瑜……
作者: tuopuo    时间: 2014-12-28 00:00
风清朗 发表于 2014-12-27 20:11
似乎现在话剧界就很喜欢这种打破台上和幕后的形式,把出戏当作戏的本身一部分,只是先锋话剧本身看的是形式 ...

啊,谢谢殷师的鼓励!好受宠若惊啊~
好像谁跟我说过《桃花扇》是石小梅偶然中发现了老本子然后自己把它排出来的,以前昆曲演出是没有这出戏的。也就是老本子、新戏。貌似梦嫄说的。
出戏不出戏的,零零碎碎也有一些耳闻,可能更多的应该说,我还没有找到欣赏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方法吧~
对了,突然想到了元哲学和元认知啊,涉及到主客体关系什么的,我想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戏曲中的这一革新方式可能也是受到元哲学这一思维方式的影响。
作者: tuopuo    时间: 2014-12-28 00:13
已歌 发表于 2014-12-27 23:10
其实我也对玻璃地面和小亭子无感,觉得太过空灵,以至零碎
尤其是大场面的戏,比如哭崇祯,左史黄之死,一 ...

昨天你们也去了么。。。其实我想到的是要不要把原帖观戏社员补全。。。还有哪些人我没写。。。。
玻!璃!地!面!。。。我都没注意,仔细看看照片,再脑补一下,果然是太空灵。。了。。。
前尘旧事的疏离感,是否《红楼梦》里也有类似表现方式?没记错的话貌似是贾雨村?看的时候其实想到的是老赞礼穿越了。。。唉也是看得太不认真了。
点化入道什么的,其实我是很喜欢的啊,以前看《南柯梦》貌似也是看完了和你们交流的,我说觉得好好看啊,那是第一次看有点化入道结尾的戏,感觉被惊艳到了,情节安排上。你们当时还跟我说可以去看哪些哪些剧本,其实都是有类似结尾的。
重逢其实没懂,那是现实世界中的重逢?就是俩人最后还是互相找到对方了?因为都是白衣,以及还有老赞礼出现。    如果理解成是现实世界中的重逢的话,确实还是如梦寐的。         我说你侬我侬,主要是我下意识理解成比如,阴间重逢啊,然后恣意揣测了,那么应该你侬我侬,这样。。。。

还有一个想法其实没写出来,因为觉得想法不成熟。这会儿想想还是姑妄写之:戏里写爱情,最终高于它的都是宗教,比如佛道。以宗教解爱情(也可以不只是爱情,各种人间欲望追求,如淳于棼)。除了宗教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途径吗?如果不局限于中国文化呢?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4-12-28 01:24
tuopuo 发表于 2014-12-28 00:13
昨天你们也去了么。。。其实我想到的是要不要把原帖观戏社员补全。。。还有哪些人我没写。。。。
玻!璃 ...

这个戏里高于爱情的。。。明明是政治啊。。。。。。。。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
避世退隐是为了不与清廷合作。。。

我没去。。。回忆以前看的电视。。。。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01:03
《桃花扇》这个戏看过三次了。
个人观感,好处便不多说了。台上的四根柱子在先前模拟一种亭台效果,但是到几个悲壮处如沉江等,台中台对本出中所要营造的悲壮气氛起到了极大的削弱作用,就像这一切都在一个院子里进行的一般。而上下场口在舞台最深处,则也给演员上下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产生了拖沓的效果。而检场的同志在演出过程中走来走去,也使得场面略凌乱。现在似乎有一种趋势,将过去从舞台上去除的东西,又逐渐恢复出来,追求一种复古的错觉。就仿佛花了许多年去除掉红酒中的糖分,而有人喜欢往里面兑雪碧一样。这种演法,尤其苦心安排在其中,只是对我这个比较传统的人来说,是不大适应的。
需要说的是,史可法手下八名将士似乎是不入戏的,且只有一人嗓子出得来。《哀江南套》也只好听听王正来同志的录音,来体会《余韵》一折的妙处了。
施的痴傻呆萌使得侯方域始终像个不懂事的小孩一样。李香君的刚毅也只体现在不畏权贵与贞洁烈女的个人小节之上,而家国情怀似乎也只是他们儿女情感中的一些点缀。每至改朝换代,尤其是异族入侵,如宋元、明清,总会涌现出一大批遗民,而这些遗民所对文化艺术哲学等各个层面,均有极大贡献。孔尚任是清初人,但其与南明人士的接触,以及孔子后裔的身份,让其有一个事件之外的视角,而又参与其中,托人之口,诉说心曲。因此,一部依托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的历史剧,演变了以明清易代为历史背景的爱情戏,恐怕是有些本末倒置的。以至于匆匆上演 的《余韵》使得故事转变有大段脱节。
但也不得不承认,《桃花扇》这样一部意蕴丰厚的戏,编排到两三个小时还是极为困难的。需要向为此付出的文艺工作者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希望能继续打磨,以飨诸友。当年孔尚任对《桃花扇》也是数易其稿,经历十数年方才截稿上演。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01:07
tuopuo 发表于 2014-12-28 00:13
昨天你们也去了么。。。其实我想到的是要不要把原帖观戏社员补全。。。还有哪些人我没写。。。。
玻!璃 ...

逃禅入道之类,是明遗民普遍的行为。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01:08
我其实说的是几个档次···
作者: 无趣的lucie    时间: 2014-12-29 01:15
刘白白 发表于 2014-12-29 01:03
《桃花扇》这个戏看过三次了。
个人观感,好处便不多说了。台上的四根柱子在先前模拟一种亭台效果,但是到 ...

那谁的痴。傻。呆。萌。。。作为一个只看了一半就回去了的人,不知道该不该遗憾。但施这样全方位学习师傅的人实在是不多见。单雯的音色始终是最膈应我的因素。不过毕竟是专业演员。也不便过多指摘。我是什么都不懂的。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01:34
无趣的lucie 发表于 2014-12-29 01:15
那谁的痴。傻。呆。萌。。。作为一个只看了一半就回去了的人,不知道该不该遗憾。但施这样全方位学习师傅 ...

其实昆曲最能指摘的还是唱。几百年间(可知的也只是近百年间),唱法(如吐字、归韵、发音等)虽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而其对气口、口法的要求,是最为苛刻的。但也不能以曲家的要求去要求演员。毕竟曲家关注的只是唱,而演员则还要兼顾表演。唱法上的稍微弱化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只是一味图嗲,徒增腻歪,并且塑造人物时也势必会有千人一面之病。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01:53
刘白白 发表于 2014-12-29 01:34
其实昆曲最能指摘的还是唱。几百年间(可知的也只是近百年间),唱法(如吐字、归韵、发音等)虽也随着时 ...

其实也只是说说外行话,隔靴搔痒罢了。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4-12-29 10:26
刘白白 发表于 2014-12-29 01:34
其实昆曲最能指摘的还是唱。几百年间(可知的也只是近百年间),唱法(如吐字、归韵、发音等)虽也随着时 ...

一直不太明白,曲家是怎样一个状态  求解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10:36
已歌 发表于 2014-12-29 10:26
一直不太明白,曲家是怎样一个状态  求解

就是一个高冷的群体。。。。参看某爹爹~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10:39
已歌 发表于 2014-12-29 10:26
一直不太明白,曲家是怎样一个状态  求解

但曲家们对专业演员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吧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4-12-29 14:14
刘白白 发表于 2014-12-29 10:36
就是一个高冷的群体。。。。参看某爹爹~

不熟。。他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4-12-29 14:21
已歌 发表于 2014-12-29 14:14
不熟。。他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不熟。据某爹自述,精英文化。
作者: tuopuo    时间: 2014-12-29 20:37
已歌 发表于 2014-12-28 01:24
这个戏里高于爱情的。。。明明是政治啊。。。。。。。。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
避世退隐是为 ...

哦!
其实我的意思是,大彻大悟以后归向哪里。。。不过好像这样这个问题也不对了。。
羞羞。。。还是理解太浅啦。
作者: tuopuo    时间: 2014-12-29 20:42
无趣的lucie 发表于 2014-12-29 01:15
那谁的痴。傻。呆。萌。。。作为一个只看了一半就回去了的人,不知道该不该遗憾。但施这样全方位学习师傅 ...

我也觉得单雯的音色特别神奇。。。一开始还以为昆曲旦都该是那样的音色呢。。。
作者: tuopuo    时间: 2014-12-29 20:51
已歌 发表于 2014-12-28 01:24
这个戏里高于爱情的。。。明明是政治啊。。。。。。。。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
避世退隐是为 ...

不叫政治,个人理想吧?那时候书生实现人生价值不就是国家君父吗?
更深一点来说,在这个层面不好定义到底是什么高于爱情吧,这完全就是世界观崩塌了么不就是。。。一个人一直以来追求的信仰、精神支柱被否定了啊。
不与清廷合作这个倒是没想到的。有时间有机会我想去看看文本的桃花扇的。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