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纪念竺水招诞辰九十周年竺派演唱会之看戏流水帐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0-12-1 11:23
标题: 纪念竺水招诞辰九十周年竺派演唱会之看戏流水帐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2010年11月30日,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纪念竺水招诞辰九十周年竺派演唱会。

关键时刻有人掉链子,手机停机,找不到人,先鄙视下。
有人替社员给王君安送十字绣,牙关不开,咬字不清,声音太小,加上环境比较嘈杂,弄的王君安一脸茫然,再鄙视下。
有人自己和王君安拍完照就完事了,弄得大家一脸黑线,继续鄙视。

一开始坐在第一排正中间,后面坐一和蔼的老太,还冲我笑笑,边上有人不停的过来喊她“蒋老师”,后来才明白是电影《柳毅传书》里的钱塘龙王。大概看了看状况,第二排都是市越的老艺术家,第三四排坐了很多其他剧团的老艺术家们,又看到了倪老师,呵呵。

纪念性质的演出,后面屏幕放着竺水招的剧照,前面一众演员捧着蜡烛出来。
[attach]626[/attach]

竺派的梁祝组合,先是十八相送,竺派的唱法还是头一次听。分四对儿演员出来。以前听人专门说过,戏曲里面小生巾的用法分文武两种,文有飘带,武无飘带,顶部还要有红绸结。第三组演员顶部没东西,这也算将就了,问题是第四组,一个有一个无,不是统一的,很奇怪。
[attach]627[/attach]
[attach]628[/attach]
[attach]629[/attach]
[attach]630[/attach]

竺派戚派的十相思,特喜欢戚派,有味道啊,朱蔺不错,不过两人这戏的感染力和层次上差了些,给我我印象最深的两个楼台会是在现场听毕春芳提携朱蔺的清唱,还有就是电视上放的章瑞虹陈颖的版本。看完这两个再看别的,总觉得不给力。
[attach]631[/attach]

山伯临终,演员很入戏,唱的也很棒,只是眼泪哭出来一长串了。不过曾看人专门纂文写过台上的“哭”,我也挺赞同的,戏曲是写意虚拟的,取中庸之道,在斯坦尼的现实主义和布莱希特的象征主义之间游走,似哭未哭才是正理。眼泪控制在眼眶里打转就行了,完全哭出来,一则眼泪花了脸上的妆,二则影响你的气息和唱,三则太写实反倒不美了。
[attach]632[/attach]
[attach]633[/attach]

桃花扇,竺派老戏,大黄说尹派也演过,呵呵,可能是竺水招和尹桂芳相交多年,我总觉得某些竺派腔里有尹派的痕迹。
[attach]634[/attach]

碧玉簪的三盖衣,头一次看小招老师演旦角,上次的伊立只看了照片。头面很好看,看扮相,总觉得还是很憨厚,大概是柳毅形象的思维定势吧。唱腔或许还是思维定势吧,我不清楚竺派在分别唱旦和生时的区别,总觉得就是在竺派小生腔基础上再柔和一点,共鸣位置似乎没明显的变化,不像傅派、袁派那样很明显。
很会做戏,脸上、眼睛里,身上的节奏把握,看着很舒服。
[attach]635[/attach]
[attach]636[/attach]
[attach]637[/attach]

蔡文姬,又一出整理发掘出来的竺派老戏,那演员是叫杨凤英吧?中间念白嘴里吃螺丝了。别的都很不错。
[attach]638[/attach]

我和大黄之前还在研究,越剧的髯口都是沾上去的,弹髯口、捋髯口这些带点力度的动作会不会把髯口扯下来,还是说没这些动作,就是简单的不带力的抚髯。呵呵,我本是外行,猜测而已。
[attach]639[/attach]

莫愁女
[attach]640[/attach]

陶琪的江姐,印象中好像以前那次“党旗飘飘”演唱会也是陶琪的江姐。边上那演员的耳麦似乎没电了,调音都推到最大了,现场音响里出来电流声相当明显了,还是听不见演员的声音。底下观众有点坐不住了,中间还专门弄了次掌声出来。我觉得还是这人舞台经验不足,这种情况下,舞台调度上就别走那么大的场子了,站在陶琪附近唱,借她耳麦。后来我看陶琪用手示意了下,把她拉到身边来了,这动作不知道是原先戏里就有的,还是现场应变的。
[attach]642[/attach]
[attach]641[/attach]

孔雀胆,这戏听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对比孙静和殷瑞芬,各有所长吧,殷瑞芬音色更像她师父竺小招,亮一些,孙静的下部共鸣则多一些,唱的也更有些味道。至于两人的流派传承,呵呵,不是很了解竺派,不好说。
[attach]643[/attach]

柳毅传书,感觉这些年市越就指着这戏过日子了,唉。
龙女牧羊,孙婷涯?这小生个人感觉,是全场最差的一个,嘴里不大干净,有点包字。唱的方面,不贴弦,是不是有塌调的趋势。嗓子不通透,闭口音尤为明显,好些字和音都在走钢丝的边缘了,虚了、飘了,感觉就快呲花了。不知道她多大岁数,真应该好好咬字和发声。
[attach]644[/attach]

湖滨惜别,陶琪和王君安,现场来了很多王君安的粉丝,主持人报幕时就给了彩头了,出场又是碰头好,唱完一句又有掌声,直到演完下去了,下面还不停的喊着要她返场。竺派的演唱会,几乎就要被尹派的角儿抢了风头了。报幕时,下一个节目的演员都出来了,结果又回去了。呵呵,好在主持人很坚定的继续报幕,好在南京的观众还是很好说话的,不像北方观众那样立场坚定,不返场不罢休。
[attach]645[/attach]
[attach]646[/attach]
[attach]647[/attach]

平息了现场王君安粉丝们的热情,下面就是压轴的天雨花的对鞋选场了。这戏也是头一次听说,很有喜感,朱蔺的小花旦范儿还是头一次看到,很不错,中间还看到一个荀派的转身身段。
[attach]648[/attach]
[attach]649[/attach]

大轴戏是南冠草,南越的又一经典老戏,采用了音配像的形式,竺水招的音,竺小招的像。筱水招的音,筱小招的像。不过似乎小招老师不大适应这种形式,一开始嘴上比较假,不出声光配像,脸上的情绪和身上的范儿都比较含着些,头两句似乎是忘了张嘴配合声音了,还是嘴唇只是微动?总之我坐第三排看不出她动脸部肌肉。不过演了一会儿就都放开了,看着演员的情绪听着声音的形象也比较融洽了。
这场戏的三个人,脸上的妆似乎和现在越剧妆不大一样,比较老范儿,不知道是不是音配像的需要,需要还原以前的舞台风貌。眼、眉、腮的红打的比较深,当时在后台见着我就觉得有点京昆的感觉。
很遗憾,很想看小招老师的柳毅,因为想看她挥洒自如的小生水袖,南冠草里都用镣铐拷着呢,唉,没眼福啊。
[attach]650[/attach]
[attach]651[/attach]

最后是上来几个竺水招代表剧目的造型,我很想看越剧的智斗,很好奇啥味道,听过京剧、锡剧的,很好奇越剧的。
这照片里有个人很像咱们何社。
[attach]654[/attach]

最后是全体演员、戏迷向竺水招先生像鲜花。
[attach]652[/attach]
[attach]653[/attach]

散场,走人,流水账毕。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12-1 12:57
我也觉得江姐那个应该是现场的应变……还有,对鞋里小花旦的范儿是相当不错,很棒滴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0-12-1 13:05
偶继续流水~~~

从北区骑车往正门走的时候,心里都忘记什么是激动了,沉静得只能哼出她的三盖衣。拥挤颠簸的公交车上,情续渐渐酝酿出来。有点像洞房悄悄,想想不切题,那就洞房露真吧。词没有盘妻的漂亮,但无所谓。可记得比目鱼儿将心表?可记得劝君采折相思草?可记得湖滨惜别肝胆照?可记得临别依依曾相告?我约你人间再把离衷叙,今夜晚洞庭龙女应来到~~
到后台看到了王君安。人气一如既往的旺盛非凡。第一次震动是美丽节目单。一枝清雅的兰花,配着同样清雅的“竺”字,太相衬了。看到节目表更激动,有桃花扇,有蔡文姬,有孔雀胆,有小招老师的秀英和小夏,夫复何求啊!
始终没有在后台见到小招,有点失望。不过来日方长。反正在台上见到是最重要的。
一进场首先看到的是大横幅。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纪念竺水招先生”这几个字以如此庄重的形式出现。和在液晶屏幕上看见着实是完全不同的分量。舞台布置,感觉还是小气了一些,又是亭子又是树的,配上那个相对也不大的大屏幕,有点乱。清净一点应该会更有纪念的气氛。
音乐起,听到那个著名的落调,简直要热泪盈眶了。开场很动人。那张两个辫子的照片是没见过的。真青春,真美。主持很好,几乎有把开场白记下来的冲动。不过“原来是要选柳毅做乘龙”响起来,我只好暂时忽略主持人了。竺小招每次都说她最喜欢妈妈的这段唱。
一开始在前排找了个绝佳的座位,刚开演就被撵走了~于是一直蹲在旁边,蹲累了就坐着。偶像出来就蹲到第二排去,蹲累了就跪着。某次蹲第二排的时候居然旁边一位老人家要给我让座,我只好又奔回第八排去了。幸好它管得不严,应该算是以蹲、坐、跪交替的姿态从一个相当好的视角看到了全场演出。
话说,选择的段子,都是很好很典型的,但是我料到了竺派难唱,没想到竺派会这么难唱(= =)。梁祝,这个戏我几乎只记得竺派的版本,听得太熟了。最好玩的是“英台是女的?英台是女的?英台是女的?”和回十八,听满场的爆笑就能想见。十八相送(更恰当的名字是十八里长途越野赛O(∩_∩)O~)也很明朗流丽,但是,为什么一开始给我强烈的票友会的感觉啊?竺派不在于能把亮的声音放出来,而是根本没有那种模棱两可、底气不足的仅仅用来转折的装饰。每一个音都是实打实的,断也是干净的断。竺小招的唱腔曲折多一些,也是浓墨重彩的波浪线而不是虚线。后面有几个梁山伯唱得挺好的,一些好像仅仅是票对了腔而已。
楼台会和临终,也是非常好的段子。高一的时候夜里听临终听哭过。殷瑞芬声音太厚了,而且卯足了劲,也难怪社长说像毕派。竺是举重若轻的。竺的嗓子太好了,情感完全是“唱”出来的。《南冠草》“你慢慢讲”里头的泣音算是绝无仅有。我想我一开始喜欢听竺,觉得她的唱腔特别性情,而难以接受尹桂芳的录音,估计就是这个原因。纯粹从听觉角度,尹没她那么“爽”。不过尹哪怕是声泪俱下也不会给人哭和唱相冲突的感觉。
竺水招的楼台会,“只断拢来”之前还充满热望,到“不断开”自己觉得不对劲,然后立即转入绝望。十相思和临终那种寸心灰尽、弃绝尘世的凄凉,和绝望之后的执着和韧劲,殷瑞芬饱含热泪的声音是很难体现的。
桃花扇的唱腔改动好多啊。也不知是特意改的还是没学对。孙静嗓子很好,韵味差点。就算唱腔是刻意改的吧,“更锣惊醒灯火明”改成“更锣惊醒枕湿尽”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啊!即使不念江枫渔火的意境,人家好歹也是个小生,不至于到枕湿尽吧。
然后偶像就这样上场了。果断矮步前移到第二排。白衣长水袖,疏疏落落,梨花碎滴阑干雨。好美啊!小招老师包头好可爱啊!!!微微抬头看官人一段,似乎是为了更贴近竺水招的风格压着唱的。谯楼打罢之后恢复到小招自己的风格,更天然。照片都不敢拍,因为一定格就要错过更美的动作。干脆不拍算了。小招的身段好美啊好美啊好美啊!那个水袖,虽然这样干净利落的水袖更多是她个人的特色,但这样的三盖衣绝对是竺派的最好诠释。再纠结的情境,依然有明爽的调和,坦坦荡荡的大家风范。还有台步,她走路时的裙摆真是太漂亮了。一般把它形容为涟漪,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规则优美的涟漪线。还是太短了,为什么不演到被王玉林那厮踢一脚呢!
蔡文姬也是重点期待的对象。最少最少可以得到权威的唱词了。杨凤英唱得挺好的,曹操的态度应该更和善一点清明一点,这个戏可是为曹操翻案的啊。商芳臣的曹操和龙王都有一种清贵的气质,不是一般越剧里漫画化的老年,而是和生旦一样有独立人格的中年人。这一段大屏幕上的画面配得特别好。劝相就是这种风雨如晦的感觉。
《莫愁女》里的徐澄好像有点过于剽悍了。学竺派咬字不够利索,会感觉软,掺水,这位又粗疏了一些,缺少了那种婉转精致。演莫愁的章琪好漂亮,唱做也好。江姐真好听真好听。好想听录音。她的红梅赞,感觉歌剧成分很少,彻底越化~陶琪就适合唱这种有力度的角色,就是那身列宁装,感觉不太合身啊
孔雀胆,有得听总比没得听好。典型的竺式老调,MS就是“原来是要选柳毅做乘龙”那段的吧。难怪,难怪。《孔雀胆》的情节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段功死得很早而且死得很蠢。不过改编过肯定不一样了。
牧羊,孙婷涯的动作几乎和电影一模一样啊,她还是挺有君子风度的,唱么~~再慢慢练吧,来日方长。龙女应该再典重一些。刚看到柳毅那个表情,不像因为对方是一介书生失望,倒跟一见钟情似的。
湖滨惜别不做评论。想到开场白里“今天,为着先生,为着竺派,我们相聚于此……”其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肯定会有个好座位……
幸而对鞋很精彩。这一段太好看了,没想到殷瑞芬的表演这么有范儿。传说中的美男计啊美男计~~
《南冠草》是音配像。一开始很奇怪为什么会来个音配像,到此时似乎有点明白了。至少,到这个时候,我很想听听她本人的声音。否则,作为“竺派演唱会”显然是有缺憾的。完整的狱中传书我只有磁带,MP3音效不好。又想起了多少个夜晚我从枕头底下拿出复读机,在对狱中传书的想象中结束一天。
开头,直接是那个少年在写遗书。忽然感到这一刻的狱中如此清净。“四周如此安静,顿觉了无挂心,举首新月,重现光明,历历情景,不染纤尘。皎皎明月,悠悠我心,皇天后土,鉴此精诚。”很巧合啊,都是狱中,都是身带镣铐。但他还没有了无挂心,他还有不少后事要交代。
这一折表演比较少,很适合拍照。于是我就对着三人组合一张张的拍。到快结束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拍照算什么事儿啊,应该看神态啊!小夫妻的知音,自不必言,到“提夏完淳”喊过之后,他拍拍秦篆,很可爱的宽慰的表情。托付完诗稿后,两旦心如死灰了,他眼中有微微的兴奋,和期待。他应该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最后一折——光芒四射的怒斥,和高吟璧月沉银海,金风剪玉衣的就义。
中间有两次很奇怪的掌声,唯一的可能,就是献给48年前舞台上的声音的。我也跟着一起鼓了。为君寿。

总的来说,有惊喜,有希望。
作者: 尹派小生    时间: 2010-12-1 14:03
我想知道她们穿红的毛衣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0-12-1 14:15
回复 3# 已歌

学习了,我是外行看热闹,只能说说直观的感觉,你是内行看门道啊,看的很细,看来你对南越的老戏也一直很关注很了解啊,赞一个!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0-12-1 14:15
回复 4# 尹派小生

我猜啊,诞辰嘛,生日,纪念啊,难道。。。全体穿白啊?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0-12-1 14:26
回复 3# 已歌

你是竺派的知音啊,社里有这样痴迷的爱戏懂戏的戏迷,我很高兴啊!!!你把磁带给我,我试着帮你处理出一个音效好些的mp3。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0-12-1 14:29
全场演出,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三盖衣,一个南冠草,一个是小昭老师水袖、台步、身段和眼神的精彩,一个是水招先生录音的震撼。
作者: 归菊    时间: 2010-12-1 15:13
很欣赏这种把戏当人生看的态度!
作者: 浣葛绿芹    时间: 2010-12-1 22:05
啊,我没得看,虽然那天也在在市里~~·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www.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