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69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民间故事被再现 《梁祝》编剧只拿了1块钱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3 09:22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0 16: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提起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千古绝唱”,乐迷们立即会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越剧迷们自然会想到越剧《梁祝》。昨晚,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东南大学进行了首演,11月13日,该剧将在紫金大戏院进行正式公演。这是梁祝故事首次入昆曲,而创排该剧的江苏省昆剧院此次也组成了昆曲“中生代演员”钱振荣、龚隐雷的强大阵容,省昆剧院院长柯军、副院长李鸿良非常自信,“我们进行过几次内部试演,朋友都说这出戏成功地让他们‘忘了’越剧和交响乐《梁祝》”。

      浪漫传说+古典戏剧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460多年,越剧及交响乐《梁祝》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然而,早在明代就出现了用昆剧格律创作的《梁祝》题材故事,传奇《山伯赛槐荫分别》,可以说是现在《梁祝》故事的雏形。交响乐《梁祝》的编曲何占豪也说过他在构思的时候,曾经受到昆剧音乐的启发。昆剧是中国第一个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剧种,所以当中国最浪漫的爱情故事遇上中国最古典的戏剧,新经典的诞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一块钱买来《梁祝》剧本

      草桥结拜、书馆、十八相送、下山访祝、园会、抗婚、化蝶,昆曲《梁祝》全剧七折,虽然是新编昆曲,但词曲古意盎然,很有传统文化的古典含蓄之美,“青青子衿旧门墙,英台女红妆……”该剧的编剧是曾永义教授,他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写得文采斐然,极具昆曲的古朴文雅之美。其实台湾著名教授、昆曲专家曾永义是戏剧界的“大人物”,几乎是凭他一人之力在台湾培养起了一批昆曲迷。台湾作家白先勇推火了《牡丹亭》,而另外这位台湾人则于2002年创作出了昆曲《梁祝》。《牡丹亭》绚丽至极,而《梁祝》则含蓄古朴,传统昆曲本身的魅力也会让人回味良久。为了推广这出《梁祝》,此次曾永义先生仅向江苏省昆剧院收取了象征性的一块钱的“稿酬”。(张艳)

    (摘自 《扬子晚报》)


    上一篇:[旧论坛帖]讣告(光裕)
    下一篇:[转帖]昆曲《梁祝》南京首演 老外抢加座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2 12:10 , Processed in 0.369694 second(s), 5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