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118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频] 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白蛇传·合钵毁塔》1954实况录音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19 23:4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已歌 于 2014-2-20 11:43 编辑

    纪念袁雪芬逝世三周年



    合钵

    许 姐:这孩子白白胖胖真惹人爱,

    许 仙:今日是阖家人儿喜满怀。

    白素贞:娇儿弥月阖家忙,内外照料你太受累。

    许 姐:人逢喜事精神爽,我纵然忙碌也不累。

    白素贞:重返临安旧家园,多承姐姐好看待。

    许 姐:弟妹贤德世间少,我姑嫂相处像姐妹。也是我兄弟好福气,真不知几世修得来。

    许 仙:但愿得合家欢乐常相聚,

    白素贞:月圆花好春长在。

    这段能明显感受到许仙姐姐的唱法,咬字坚实,行腔质朴,字字稳扎稳打。其实听过姚水娟就会发现这是典型的老一辈风格。而袁雪芬的唱腔则柔和婉转了许多,在吐字送听上已能做到举重若轻。即字字清晰而不滞拙,既不似老一辈往往使初听者人觉得喷口太冲,更不像现在很多演员柔媚无骨到含混不清的地步。其实这一点,支兰芳41年的录音里已经做得相当完美,在王杏花30年代录音里似也初露端倪。袁雪芬出道时有“小王杏花”之称,而王杏花的咬字在她那一辈的艺人中似乎也是难得的平易柔和。(这一说法未必严谨,我三四十年代的老录音其实听得不太多,只能就我熟悉的一些唱段而言)
    袁雪芬虽以淡朴天然著称,但感情十分饱满。无论哪句唱腔或是道白,总能让人感到轻颦浅黛宛在目前。她扮相只能算中等甚至偏下,但风韵神采要比实际容貌美上很多。
    许仙一家哄孩子的场景好温馨,许姐说“孩子比父亲还听话呢”真是神来之笔,有一种熊孩子卖萌的即视感……


    白素贞:菱花镜照容颜……

    许 仙:美如天仙,取一朵红绒花……

    白素贞:我斜插鬓旁。画眉深浅问许郎,

    许 仙:淡扫蛾眉增容光。

    白素贞:官人啊,娇儿弥月喜洋洋,为妻与你换新装。

    许 仙:娘子是温存体贴多周到,她百忙中还与我换新装。

    张敞画眉,闺中乐事,融融暖意沁人肺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样的十字句对唱在全剧中出现凡两次,第一次正是第二折二人订盟联姻之时。之前一直是叮叮咚咚的四工调,(似乎是电灯泡小青刚一下台),许白二人初次交心,音乐一转而变成抒情的尺调十字句,而且也有这样一人唱上半句对方接下半句的情况。
    (白素贞:昨日里冒雨归我心不安,又未知遭风雨你可曾受寒。  
      许  仙:谢小姐多关怀一路安宁,
      白素贞:你在药铺谋营生……
      许  仙:忙碌不堪。叹人生苦乐事难以预料,但不知何日里方称心愿。)
    同样的柔情缱绻,只不过一为缘起,一为缘尽,令人感叹。

    五分二十处有一段半分钟的过门,可以跳过,自行脑补法海情状。这个版本有个很有意思的设定——白娘子帮许仙开药铺是为了治疗瘟疫,而治病救人抢了法海做法事的生意,其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导致法海寻衅滋事。第三场疗疫,专写白娘子悬壶济世,百姓们感恩戴德,鄙视法海“说人心不善降天灾,生死都由命注定”,“枉做佛事不消灾”,发国难财的可耻行径。另外,许仙上金山完全是因为官僧勾结,法海搞到了镇江官府的红帖拿人……这样一来,法海成了个彻头彻尾的坏人,而白娘子不仅无辜而且为人民服务功德无量,很容易造成过度拔高。不过幸得袁雪芬有功力驾驭这等高大全的角色,把高风亮节完全融化在淳朴的平常心当中,自始至终只在演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嗅不到半点“革命”气息。相对而言,比崔莺莺读木兰之类要妥帖多了。

    许 仙:法海你何必苦苦纠上我,

    白素贞:官人快来试新装。

    白素贞:十指难夺造化功,这件新衣你可称胸。买来帽儿都嫌紧,这一顶新帽我亲手缝。今日是至亲好友来道贺,我与你更换新衣略整容。你我一同下楼去,接待亲友礼宾朋。

    买来帽儿都嫌紧。。。哈哈哈买来帽儿都嫌紧。。。高级黑啊!!

    而后金钵当头,情节急转直下。全剧里范瑞娟最精彩的的唱腔集中在此处。老实说,前面几场里许仙的戏份乏善可陈。这个词似乎是有点过分,不过反正剧本就是打算把许仙写成一个没什么器局的普通小市民,他出场第一句话是“上坟归来雨倾盆,可惜沾湿新衣襟”,一上来就可惜衣服,编剧塑造男吊丝之心昭然若揭啊……但是范瑞娟这一折的唱念段段精彩,似乎蓄了俩小时的力终于喷薄而出了。
    此后袁雪芬有“三别”,别夫、别子、别姐,相应的,许仙也有“三哭”,华彩的“我与你无冤无仇无来往”,典型范派弦下调哭妻“娘子休说断头话”,以及哭塔“满腹怨恨气难消”。唱段的布局和设计都是相当讲究的。

    白素贞:我看你愁容满面泪汪汪,分明是有满腹心事难言讲。

    许 仙:方才丫环来相报,来了法海这老和尚。

    白素贞:霎时我浑身照金光,法海你灭绝人性丧天良。

    许 仙:我与你无冤无仇无来往,你不该把我娘子暗计伤。我悔不该捐什么檀香结什么缘,悔不该瞒骗娘子金山上。到今日金钵当头罩娘子,我拼将一死救妻房。娘子你快快用力逃,

    白素贞:我已被暗算难离房。

    白素贞:官人啊,并非为妻不肯实情吐,为的是你胆小要惊慌。我本是千年修炼在峨嵋,为爱慕红尘到世上。在西湖与你相遇鸳鸯配,我本是一片真心对夫郎。只因你耳根软少主张,因此上与僧道无缘再三讲。实指望恩爱夫妻百年长,却不料那法海苦苦煎逼不肯放。我今日是心头情长我恨更长,我千言万语无从讲。

    许 仙:过去是我受饥受寒有妻照顾,

    白素贞:从今后饮食寒暖你要自酌量。

    许 仙:过去是内外操心有娘子,

    白素贞:从今后你要与姐姐多商量。许郎啊,我与你四季衣帽俱做全,还有那你替换的衣裳在东厢。

    许 仙:娘子休说断头话,我好似乱箭穿胸膛。你一片真情对待我,只怪我自己糊涂少主张。娘子啊,纵然你是灵蛇变,我许仙决不改心肠。我愿与你白首相伴同到老,我愿与你娘子同存亡。

    白素贞:只要许郎情不变,不枉我冒死犯难到世上。法海你纵然金钵威力广,你灭不了我夫妻恩情长。

    夫妻分别。
    白素贞相对克制,许仙情义激切。听全剧就会发现到此刻许仙整个形象都升华了一重。这个一直在娘子庇护下、也是欺骗下的小伙计,在突如其来的剧变中终于成长为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
    我很欣赏这版白蛇传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没有“许仙今日心头亮,吃人的是法海不是妻房”这样过于直白过于革命性的语句,但一切都已自然而然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可以看出这版许仙到此时才知道娘子是蛇,前面一直被“苍龙降吉祥”哄得好好的,断桥时被小青狠狠鄙视了一番,也没得知实情。到了夫妻永诀的当口似乎这个消息也显得不怎么劲爆了,许仙心里没有丝毫纠结就宣誓“人蛇不渝”,有点浪费了这个露真的关目。话说,我个人还是喜欢在断桥时白娘子说出自己是峨眉蛇仙,许仙上前恭恭敬敬行个礼。我觉得行礼比上前拥抱更合身份,一是确认白娘子神性,以便在这段唱中完成神性与人性的交融,二来也符合许仙对青眼下顾的感激和对辜恩的惭愧。别人说自己不是凡,是仙,又不是委屈的事,有什么好拥抱安慰的呢?

    白素贞:生离死别在今朝,

    许 姐:这飞来横祸从天到。

    白素贞:恨法海他趁我不防暗计伤,

    许 姐:贼秃真是太无道。

    白素贞:啊,梦蛟儿啊……可怜你出世刚满月,就要离开娘怀抱。孩儿幼小不知无娘苦,到那时你再要见娘无处找。儿啊儿,最后一面你要牢牢地记,只恐怕你长大不知娘面貌。

    母子分别。
    白素贞别夫时压抑的感情此刻彻底爆发出来。“梦蛟”一句叫头,催人肝腑。另外,最后一次面对自己的至亲骨肉,只有无以言表的爱怜与不舍,而无暇顾及太多仇恨与控诉,我以为是符合人情的。

    许 姐:老天真是无眼睛,平白无故起波涛。

    白素贞:我今日不幸遭残害,梦蛟儿要拜托姐姐来抚养。他是我许郎亲骨血,犹如你亲生一般样。这里面还有两衣箱,都是我梦蛟新衣裳。大小衣帽成全套,我儿他可以穿到七岁上书房。

    托姐抚孤。
    悲苦之情在哭梦蛟时已抒发到极致,这段唱若依然是沉郁哀婉的拉锯,表演者无论在唱腔还是感情上都难再出一番彩,观众也要接近审美疲劳了。而这段托孤,以快板中板迫不及待的倾诉将节奏振起,渲染大难临头的紧迫,更避免了与前面交代许仙四季衣帽等情节有任何重复之意。艺术家的求精求切、求新求变的与执着与才华令人赞叹,然而又不露丝毫匠气,若不格外注意,则一切都在一团感动之中溶化于无形。

    许 仙:我拉住娘子不肯放,

    白素贞:此恨此仇不能忘。有朝一日冤仇报,看你几时能专横。

    许 仙:法海你*****,你的人心像豺狼。 *********,你还我妻子白娘娘。

    许 仙:满腹怨恨气难消,妻啊,我愿与你共存亡。雷峰塔压碎了我的家,雷峰塔压碎我心肠。问苍天我妻罪犯哪一条,问法海你苦苦煎逼为哪桩。我与娘子情义好,何事触犯你老和尚。纵然我妻是蛇妖,我愿与她生生死死配成双。法海你袈裟遮暗日月光,你阻不了我们夫妻情义长。你还说出家之人有善心,却为何害我家破又人亡。我本是夫唱妇随儿欢笑,到如今丈夫无妻儿哭娘。我定要推倒雷峰把怨仇报……

    感人自不待言。值得一提的是,到了这个地步,他的控诉依然是符合情境的。没有革命化、现代化的词句,没有华而不实的天问,然而谁都能感受到他充塞天地的悲愤。我本是夫唱妇随儿欢笑,到如今丈夫无妻儿哭娘。虽然朴实至极,但其实古往今来最惨痛之事不过如此,最惨痛之想也不过如是。
    清板部分,似乎是能比较明显地听出当时还是没有定谱的。依字行腔,有相当大的自由空间,至少范瑞娟下次再唱也肯定不会完全是这个样。


    毁塔

    小 青:数百年前旧怨仇,雷峰塔印满面羞。深山修炼灵火成,烧却雷峰恨方休。遥望见雷峰高塔耸云端,钱塘江水向东流。云光一起到临安。说什么雷峰塔倒,西湖水干,我只要你十里惊涛***。法海呀法海,管叫你千载威风一旦休。姐姐,小青来了……唤数声唯有空中鸟惊喧。我小青难耐心头火,你与我烧却雷峰报旧仇。

    这是我听过的最亮丽的结尾!旧怨仇三字,令人毛发倒竖。后面一段牌子,该是多么惊艳的出场!钱塘江水向东流,云光一起到临安,何等气象!
    白蛇传的结尾向来版本繁多,评弹里有“白蛇头,蜻蜓尾”之说,意即谓评弹的白蛇结尾不如前面精彩。张火丁版本里雷击塔倒后童声唱起“最爱西湖四月天”,也曾莫名其妙地为之泪如雨下。但那毕竟是一种借力打力、剑走偏锋的巧妙处理,而此处可是硬生生再唱出一个高潮啊!若非小青也有头肩旦的资本,谁能为之?
    袁雪芬的头肩,傅全香的二肩,是我心目中不可复制的绝配。袁雪芬的戏里若无傅全香的泼辣冲撞,如蒜蓉不爆油不香,但毕竟有味;而傅全香的二肩若没有袁雪芬压阵,只怕要抢戏抢得头肩旦气都透不过来了。(她跟尹竺搭戏的时候……那时毕竟还小嘛……)然而在袁雪芬身边,随她怎样活泼明丽,只会与小姐更加的相映生辉。其实我不大赞成袁雪芬是大青衣的说法,她沉稳持重中始终有一种独特的活泼娇美,更多是女儿心态而远非三贞九烈的中年妇女心理,当算闺门旦。

    如今袁雪芬故去三年,离这场白蛇传的演出则相隔整整六十年之久。白蛇传在越剧里算不上是如琢如磨的精品,总体来看大约也就是平均线以上吧。除了最后这两折段段出彩,其他场次也多有粗疏欠推敲的。但这个实况当时愣是把我给听住了,对着AU和唱词就这么干坐了两个半小时的。不仅因为文武带打的老戏本身的精彩——其实真正的全本有三个多小时,她们虽不以武戏见长,但所有吃功夫的场次都扎扎实实地演去。盗草里是感化一个鹿童、打败一个鹤童,还有禅房和水斗,电台截掉未播——更在于她们时时透露出的巧妙运思。无论是关目、唱腔还是音乐配器,总会遇到各种令人会心的惊喜、令人击节的清新。总而言之,这样的实况录音最动人之处,即是黄金时代的越剧那种“正道直行”的蓬勃气息。



    上一篇:[麒麟周刊]寻根探源——昆剧·婺剧交流演出活动
    下一篇:楚辭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3:5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已歌 于 2014-2-20 11:35 编辑

    剧本地址:http://tieba.baidu.com/p/1029600410
    本版全剧唱词:http://tieba.baidu.com/p/2224787753
    全剧音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Rbl1UZpWi0/
    (1954年的实况录音没有断桥一折,该电台播放的断桥采用的是静场录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0 20:12 , Processed in 0.334878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