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规活动] 11.17《剧种与经典剧目赏析——越剧》专题讲座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3-17 15:35
  • 签到天数: 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荣誉坛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22 22:2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1月17日晚18:30分,我社于学正112开展《剧中与经典剧目赏析——越剧》专题讲座。
        首先,殷师为我们介绍了越剧的起源及其发展。一开始是起源于浙江省嵊州,以男班演员落地唱书的形式进行简短的唱的表演。之后初次进沪失败,重回浙江学习绍剧、京剧等剧目完善自身,在大约1920年初步形成了板腔体中的四工调,并改名为绍兴文戏,这期间完善了故事情节,演员也由男演员过渡到年轻的女演员。经过这一番改变,再次进沪,站稳脚跟后,不断学习传统戏曲的精华,建立了幕表制。后来学习西方话剧、电影的特点,引入了剧本制。而在唱腔上也有了完善,先后化用京剧里的二黄以及反二黄,形成了越剧的”尺调“以及”弦下调“。前者代表作为《香妃》中的哭头,后者则是《山伯临终》1939年《大公报》正式提出了”越剧“这个名字,体现了越剧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了。而为了提高越剧演员的地位,为了越剧更独立更好地发展,越剧十姐妹排演了《山河恋》,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风骨。
        介绍完越剧的起源和发展之后,殷师又介绍了越剧的著名剧目以及越剧不同派别演员唱腔的不同特点。重点欣赏了越剧《梁祝》以及《红楼梦》。通过《梁祝》不同时期剧情及唱腔的变化,感受越剧的发展。


    上一篇:11月11日赴南博小剧场观看淮海戏《秋月》
    下一篇:11.24《剧种与经典剧目赏析——越剧》专题讲座

    最近访客

    [发帖际遇]: e呃呃呃呃呃参加社团巡礼演出,排练很辛苦,家里给了7 光裕币金钱的伙食补贴. 幸运榜 / 衰神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1 09:05 , Processed in 0.696092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