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77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顾颉刚先生年轻时对一些剧目的探讨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 23: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x小超 于 2014-4-3 00:42 编辑

    这段文字节选自顾颉刚先生《古史辨自序》。专家看戏,必以专门视角看戏,而必又不离本行。故而留心学问,处处可得。需以精诚,可玩物而不丧志。


    -----------------------------------分-----------------------------------割-----------------------------------------------线-----------------------------------------------------------

    自从到了北京,成了戏迷,于是只得抑住了读书人的高傲去和民众思想接近。戏剧中的许多基本故事也须随时留意了。但一经留意之后,自然地生出许多问题来。现在随便举出数条子下(久不看戏,所记恐有错误,请读者指正):

    (1)薛仁贵和薛平贵的姓名和事迹都极相像。仁贵见于史;平贵不见,而其遇合更为奇诡。直从叫化子做到皇帝。可见平贵的故事是从仁贵的故事中分化出来的,因为仁贵的故事还不淋漓尽致。所以造出一个平贵来,替他弥补了。

    (2)戏剧的本事取于小说,但很有许多是和小说不相应的。例如《黄鹤楼》是“三国”戏,但不见于《三国演义》;《打渔杀家》是“水浒”戏(萧恩即是阮小五),但不见于《水浒传》;《盗魂铃》是“西游”戏,但不见于《西游记》。可见戏剧除小说之外必另有取材的地方,或者戏剧与小说同是直接取材于民间的传说而各不相谋。

    (3)《宇宙疯》又名《一口剑》,什么缘故,大家不知道,有人说,赵高的女儿装疯时说要上天,要入地,宇宙即天地之谓。但戏中凡是遇到装疯时总要说这两句,未必此戏独据了此句命题。后来看见梆子班中演的全本,方知戏名应是《宇宙锋》,宇宙锋就是一口剑的名字。戏中情节,是赵高之女嫁与邝洪之子;邝洪疾恶如仇,不为赵高所容;赵高就与李斯同谋害他,派刺客到邝家盗取了他们世传的宝剑,投入秦皇宫中;邝家既破,赵高之女遂大归(尚有下半本,未见)。这出戏不知道根据的是什么小说,也许并没有小说。皮黄班中不演全本,只截取了装疯的一段,于是戏名的解释就变成了猜谜了。

    (4)《小上坟》中的刘禄敬夫妇在剧本里原是很贞洁的,情节亦与《雪杯圆》相同,应当由老生与青衣串演。不知何故,改用小丑与花旦演了,作尽了淫荡的态度,但唱的依旧是贞洁的字句。唱的字句给演的态度遮掩了,听客对于戏中人的观念也就变成了小丑与花旦的调情了。

    (5)《草桥关》与《上天台》同是姚刚击死国丈的事,又同是皮黄班中的戏。但《草桥关》是光武命斩姚期父子,马武闻信,强迫光武赦免的;《上天台》是姚期请罪时,光武启动的赦免,并没有马武救援之事。

    (6)《杨家将》小说中只有八妹,并无八郎。但戏剧中的《雁门关》则系八郎之事,八郎亦是辽国驸马,尚二公主。其他表述杨门功绩的戏词也都以“四、八郎”并称。看来八郎是从四郎分化的。

    (7)《辕门斩子》一剧,在皮黄班中,一挂斩杀剑,佘太君即出帐;一斩马蹄,八贤王亦即出帐。在梆子班中,则挂剑后佘太君跪在帐前,六郎出而陪礼;及将斩马蹄,八贤王与之争辨,六郎献印求免官,始无精打采而去。在这种地方,可见编戏者看描写人物的个性比保存故事的原状为重要。因为各就想象中描写,所以各班的戏本不必一律。

    (8)司马懿在《逍遥津》中是老生,因为他的一方面的人,曹操是净,华歆是小丑;且他在三人中比较是好人。但到了《空城计》中,与老生诸葛亮对阵时,他便是净了。曹操在别的戏中都是净,但在谋刺董卓的《献剑》中却是生。可见戏中人的面目不但表示其个性,亦且表示其地位。

    这种事情,简单说来,只是“乱”和“妄”。在我的中学校时代,一定不屑齿及,不愿一顾的。但在这时正是心爱着戏剧,不忍把它拒绝,翻要替它深思。深思的结果,忽然认识了故事的格局,知道故事是会得变迁的,从史书到小说已不知改动了多少(例如诸葛亮不斩马謖而小说中有挥泪斩謖的事,杨继业绝食而死而小说中有撞死李陵碑的事),从小说到戏剧又不知改动了多少,甲种戏与乙种戏同样写一件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点的不同。一件故事的本来面目如何,或者当时有没有这件事实,我们已不能知道了;我们只能知道在后人想象中的这件故事是如此的纷歧的。推原编戏的人所以要把古人的事实迁就于他们的想象的缘故,只因作者要求情感上的满足,使得这件故事可以和自己的情感所预期的步骤和结果相符合。作者的预期,常常在始则欲其危险,至终则欲其美满;所以实在的事情虽并没有这样的危险,而终使人有“不如意事什八九”的感叹,但这件事成为故事的时候就会从无可挽回的危险中得到天外飞来的幸运了。危险和幸运是由得人想象的,所以故事的节目会得各各不同。这是一桩;其余无意的讹变,形式的限制,点缀的过分,来历的异统,都是可以详细研究的。我看了两年多的戏,惟一的成绩便是认识了这些故事的性质和格局,知道虽是无稽之谈,原也有它的无稽的法则。当时很想搜集材料,做一部《戏剧本事录),把各出戏的根据加以考证,并评骘其异同之点;可惜没有成书。这不得不希望于将来了。


    上一篇:看了北方昆曲的感想(俞平伯)
    下一篇:《奇双会》杂忆(何时希)

    最近访客查看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2
    发表于 2014-4-2 23:42:57 | 只看该作者
    不晓得有没有发错地方呵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3
    发表于 2014-4-3 00:37:04 | 只看该作者
    果然发错地方了呵。对本论坛不熟悉,罪过呀罪过。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4
    发表于 2014-4-3 01:22:5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攒钱的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11-4 22:49
  • 签到天数: 5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5
    发表于 2014-4-9 00:56:11 | 只看该作者
    看在您老的帖的份上,必须回一个!

    点评

    谢谢你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9 23:10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6
    发表于 2014-4-9 23:10:50 | 只看该作者
    夜凉若水 发表于 2014-4-9 00:56
    看在您老的帖的份上,必须回一个!

    谢谢你呀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7
    发表于 2014-4-10 11:21:5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八郎是从四郎分化的
    这个小查了一下。。然后发现杨家将水真深。。。

    点评

    杨家将的故事应该是很复杂的。或许是多个家将的集合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0 23:45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8
    发表于 2014-4-10 23:45:30 | 只看该作者
    已歌 发表于 2014-4-10 11:21
    看来八郎是从四郎分化的
    这个小查了一下。。然后发现杨家将水真深。。。

    杨家将的故事应该是很复杂的。或许是多个家将的集合体。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9
    发表于 2015-8-25 00:07:34 | 只看该作者
    后面又看到一些有涉戏曲的文字,与史对照,很有意思,跟帖如下:

        那数年中,适之先生发表的论文很多,在这些论文中他时常给我以研究历史的方法,我都能深挚地了解而承受;并使我发生一种自觉心,知道最合我的性情的学问乃是史学。九年秋间,亚东图书馆新式标点本《水浒》出版,上面有适之先生的长序:我真想不到一部小说中的著作和版本的问题会得这样的复杂,它所本的故事的来历和演变又有这许多的层次的。若不经他的考证,这件故事的变迁状况只在若有若无之间,我们便将因它的模糊而猜想其简单,哪能知道得如此清楚。自从有了这个暗示,我更回想起以前做戏迷时所受的教训,觉得用了这样的方法可以讨究的故事真不知道有多少。例如“蝴蝶梦”,它的来历是《庄子》上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这原是他的旷达,何以后来竞变成了庄子诈死,化了楚王孙去引诱他的妻子的心,以至田氏演出劈棺的恶剧来呢?又如“桑园会”,《列女传》上原说秋胡久宦初归,路上不认识他的妻,献金求合,其妻羞其行,投水而死,何以到了戏剧中就变成了秋胡明知采桑妇是自己的妻,却有意要试她的心而加以调戏,后来他屈膝求恕,她就一笑而团圆呢?这些故事的转变,都有它的层次,绝不是一朝一夕之故。若能像适之先生考《水浒》故事一般,把这些层次寻究了出来,更加以有条不紊的贯穿,看它们是怎样地变化的,岂不是一件最有趣味的工作。同时又想起本年春间适之先生在《建设》上发表的辨论井田的文字,方法正和《水浒》的考证一样,可见研究古史也尽可以应用研究故事的方法。因此,又使我想起以前看戏时所受的教训。薛平贵的历尽了穷困和陷害的艰难,从乞丐而将官,而外国驸马,以至做到皇帝,不是和舜的历尽了顽父嚣母傲弟的艰难,从匹夫而登庸,而尚帝女,以至受了禅让而做皇帝一样吗?匡人围孔子,子路奋战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这不是诸葛亮“空城计”的先型吗?这些事情,我们用了史实的眼光去看,实是无一处不谬;但若用了故事的眼光看时,便无一处不合了。又如戏中人的好坏是最容易知道的,因为只要看他们的脸子和鼻子就行;然实际上要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分出好坏来便极困难,因为一个人决不会全好或全坏;只有从古书中分别好人坏人却和看戏一样的容易,因为它是处处从好坏上着眼描写的。它把世界上的人物统分成几种格式,因此只看见人的格式而看不见人的个性。它虽没有开生净丑的脸相,但自有生净丑的类别。戏园中楹联上写的“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确是得到了古人言谈中的方式。我们只要用了角色的眼光去看古史中的人物,便可以明白尧、舜们和桀、纣们所以成了两极端的品性,做出两极端的行为的缘故,也就可以领略他们所受的颂誉和诋毁的积累的层次。只因我触了这一个机,所以骤然得到一种新的眼光,对于古史有了特殊的了解。但是那时正在毕业之后,初到母校图书馆服务,很想整理书目,对于此事只是一个空浮的想象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1 14:12 , Processed in 0.369898 second(s), 9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