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12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剧《打龙袍》李后人物赏析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7 13:3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瞅瞅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7 16:4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京剧《打龙袍》李后人物赏析
      我与《打龙袍》这出戏很有缘分。
      新生段子就是“一见皇儿跪埃尘”,当时一开始学的时候只觉得这老太太精神真好,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骂人的话还要打儿子,全然不似我想象中的母子久别重逢抱头痛哭的温情场面。后来学完了,唱的时候又觉得怒从心头起,就该这么痛痛快快地骂上这么一场。
      我觉得李后之所以没有如我想象那般,是有两个原因的。一是被连续迫害,经历悲惨,从位高权重的皇后变为瞎眼的讨饭人,精神和身体被摧残,戏本里虽然只是几句痛骂带过,但不难想象从冷宫大火逃出的李后要放低身段乞讨存活是何等的艰难。一开始还能在夜晚深处想着念着自己的“娇儿”,有些软弱的流着眼泪夜不能寐,后来怕是只能变哀为愤来支撑越来越苦的日子,内心存着一口恶气。更不提皇帝登基不知不认生母,还要绑起自己的恩人,她心中的气愤更是达到顶点,不舒实在难平。二是严格来讲,李后并没有真正做过一名母亲,她只有“养”而无“育”的经验,或许她曾在自己的艰苦岁月里一次次想起自己那个被人代养的孩子,想象自己会如何抚养他。可李后也只能止于想象,在听说自己的孩子变成了皇帝后,她心里可能既有作为生母的高兴,但更多的应该是出于自身经历的埋怨,这从“御街上来了我讨饭人”这一句上就可以看出。
      当然,李后虽然流浪在外多年,自身的威严和内心的清明还是难以被磨灭的。她从未忘记是谁对自己有恩,在皇帝面前大赞王延龄和包拯,同时也懂得巩固自己的地位,利用皇帝初见自己的愧疚,让包拯替她拷打无道的君来加重这种愧疚感。包拯打龙袍的举动更是给了她完美的台阶,她也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选择转头夸赞包拯的聪明才智,并不深究,可以看出她的聪慧。


    上一篇:越剧《情探 送别》王魁人物分析
    下一篇:越剧《十八相送》梁山伯人物分析

    最近访客

    [发帖际遇]: 无敌小花蝽出门看见偶像,花痴得晕倒了,进医院急救花了7 光裕币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7 22:24
  •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时常看看

    2
    发表于 2022-1-27 22:48:54 | 只看该作者
    俐叶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摩很深入到位嘛哈哈,确实如你所说,李后在外流浪多年,骨子里仍然有着皇家的威严和清明,所以第一句“龙车凤辇进皇城”要唱得威严大气,非常有气势,这句导板为整个唱段定下了基调,一定要重视起来,李后终于回到皇宫,内心还应该有骄傲和自豪的心情,所以这一段应该是带着骄傲的来唱的,时隔多年,再见到京城盛景,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兴奋也是溢于言表的。最后的部分有着对自己恩人们的感恩和认可,这段感情丰富多变,需要多听录音好好体会一下,相信你会唱的很好,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0 18:18 , Processed in 0.334535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