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0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客生:津门菊坛逸闻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7-19 18:11
  • 签到天数: 26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30 23:3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程正泰有弟子名崔连有,为票友身份。崔藏杨宝森录音资料极丰,几可谓应有尽有,
    电台所无者,彼亦不缺。崔嗓音劲头酷肖宝森,有甚者,杨氏呲花冒嚎处,崔亦呲花冒嚎
    ,决不走样。某次聚会,崔歌,或谓崔夫人曰:“崔兄之歌绝好。”崔氏谢曰:“外子亦
    无甚好处,惟似杨先生而已。”
      程正泰谓张克曰:“杨派演唱五字诀:柔、嗽、拖、顿、挫。惟《昭关》‘一轮明月
    ’一段多用‘柔’、‘拖’两诀,而不宜用‘嗽’。”
      孟广禄《刺王僚》念白:“内穿搪密铠甲三层,外罩锦袍。”程正泰闻曰:“老词云
    :‘内穿搪密铠,外罩锦袍。’穿着如许厚密,如何行走?得非木乃伊乎?”及观青年团
    演出剧本,竟作:“内穿搪密铠甲三层,外罩铁袍三层。”卢松笑曰:“讵非锅炉乎?”

      张克录制《空城计》,上级命改[散板]“恨马谡”为“小马谡”,盖嫌其重复。张无
    奈,厥师程正泰颇不满,云:“‘两悔两恨’,此杨派特色。若唱‘小马谡’,则谭派矣
    !”“两悔”谓念白:“悔不听先帝之言,……悔之晚矣!”“两恨”则唱词:“恨马谡
    失街亭令人可恨。”  《洪羊洞》旧名《三星归位》。程正泰曰:“杨延昭为白虎星,
    孟良为赤虎星,焦赞为黑虎星。”
      程正泰云:“杨派[西皮]以《空城计》之[摇板]为最难,[二黄]以《洪羊洞》之[散板
    ]为最难。”
      程正泰称尝观鞍山某学生演出《汉宫惊魂》,竟翻跟头、走虎跳前扑。此剧买“僵尸
    ”、“抢背”、“甩发”,此皆老生行当所有。如跟头虎跳,汉光武帝遂成大武行矣!
      程正泰谓麒麟童《跑城》身体微摆,以此显出内心喜悦。今学麒派者,竟大摆其臀,
    岂欲徐策跳草裙舞乎?(余按,此语或因小麟童而发。)
      程正泰云:“某些麒派演员《坐楼杀惜》,自阎婆惜怀中取休书,手极尽哆嗦之能事
    ,且几出几入,虽能博得一时彩声,终不免轻薄之嫌。”闻者掩口。
      
      张克云:天津青年京剧团初组时节,老生主演为马连生,二路为穆冠群,吾为龙套而
    已。某日穆某有事,无人出演《探母》之六郎,乃命吾接替,应之。命排练,吾对以台上
    见,及至演出,终无瑕疵。时余嗓音并非上乘,然无论调门高低,皆能勉强歌之。如蓝文
    云《岳母刺字》,调门极高,无人能岳飞,而余应之。其时以余之身份地位,断无琴师调
    嗓,全凭台上锻炼。团中雷英、孟广禄早已成名,某领导问余:“能演《大·探·二》否
    ?”余对曰:“能。”遂调嗓三阅月,乃登台为主演。青年团组团时老生行头皆为马连生
    量体裁制,余之行头皆日后另置者。
      张克为乃师程正泰筹办“舞台生活六十周年演出”活动,经费棘手。时张克指门外,
    谓乃师曰:“车在外,倘经费不能筹集,鬻车之资,料亦无虞。”(按,余闻张克车为分
    期付款所购。)后倍经周折,经费终有着落。纪念演出《洪羊洞》,按旧本上令公魂子,
    并有八贤王射虎情节。饰令公者为曹世嘉,年八十一(曹为杨宝森的里子老生);饰孟良
    者为李荣威,饰焦赞者为张韵啸,饰程宣者为李少广(李为杨宝森之丑角),皆逾七旬。
    卢松饰八贤王。程正泰前六郎,张克后六郎(《病房》一折)。至最后散板,张克之唱真
    为一字一珠,听者莫不堕泪,张克亦不能自已,至于泪流满面。谢幕时程正泰亦泪不能禁
    。后据张克云:“唱至‘抬头只见儿的老严亲’一句,恍惚如真对老父,兼之日来为此演
    出奔波辛苦,万感云集,情不可遏。幸只二句便剧终,否则恐不能收场矣。”
      《空城计》、《洪羊洞》皆少壮不宜上演之剧目,全国能上演此剧之青年,惟张克一
    人而已。他人非不会唱,实不能唱也。余每谓人曰:“于魁智但能《打金砖》耳。”恐于
    迷必河汉此言,噫!
      青年团在电台录音。旁人听自己所录唱段,多不满。惟张克一听自己录音便噱曰:“
    此歌者为谁?绝佳!”张克喜与人噱,惟听自己录音时似不经心,实则极为专注。时为伏
    日,张克摇扇驱暑,每到自家歌唱处,扇辄止摇;每腔一落,而过门起,则复急摇折扇。
    此为无心之举,然以此断其扇之动静,百无一失。
      演员演出前不食荤腥,恐嗓为油所腻。惟张克演出前必食肉不可,否则演出未了,饥
    肠已辘辘而鸣。盖张克唱全用气力,而非用喉嗓,故饥而不哑。
      杨宝森白日调两出戏,而夜间演出前半嗓音犹不痛快,必至后半出始可。张克亦类似
    ,越唱越佳。自称每次演出均越靠后越好,第二日强似第一日,第三日强似第二日。或谓
    张克曰:“待君嗓子唱开,亦近散场矣。不怕没有劲,就怕劲才来!”张克大笑曰:“此
    是功夫!”
      张克《洪羊洞》“再与老军说从头”之“从”字,音介乎“从”“宗”之间。盖“从
    ”字头送气,“头”为喷口,不易发挥,杨宝森亦有此唱法。卢松曰:杨宝森《失街亭》
    “靠山近水把营收”之“收”字,音亦介乎“收”“扣”之间,其理如上。
      
      卢松云:月琴四品:领、随、伴、坠。上海梁建月琴已臻“领”之境界。又云一人姓
    名,不复记省。
      戏班有谚语:“大花脸,小嘀咕。”盖言花脸演员多好犹疑踌躇。卢松谓青年团花脸
    杨光:“与他在劝业场逛一上午,最多买一纽扣。拿回家中,坐对面看五分钟,还须回去
    退货。”又张克谓杨光:“此人言语,原封不动拿来装入甩干机中甩十分钟,所剩者庶几
    可信。”
      赵秀君录制《大·探·二》时离话筒过近,卢松在控制室传话,使之后退。赵对曰:
    “OK!”卢松视余曰:“真以为自己是‘女王’了!”
      朱建中录音,欲在两琴中择音色优者,请迟金声定夺(朱在录音棚中,迟在控制室中
    )。朱试第二把琴,音色沉闷。迟谓卢松曰:“汝语建中:此琴伤风,不复能用。”卢出
    谓朱曰:“先生命你与此琴打些消炎药。”朱茫然不知所谓。
      某次开始录音,赵秀君不在现场。卢松询其所在,或对曰:“赵秀抽烟去了。”卢松
    乃转告迟金声、程正泰曰:“赵扎吗啡去了。”程大骇,卢复低声曰:“吾侪不好直言其
    如厕耳。”
      《二进宫》杨波唱词:“千岁爷进寒宫休要慌忙。”后曰:“千岁爷进寒宫学生不往
    。”上级领导嫌其重复,遂改后为“千岁爷你进宫学生不往”。卢松曰:“临剧终杨波方
    敢‘仗着太子叫皇兄’,而此处竟敢直呼尔汝!徐延昭不以铜锤击之则不足以泄其愤。日
    后舞台演出至此应加身段:杨波唱完此句,徐延昭立摘其帽翅一枚,以观后效。”
      旧戏班迷信“五爷”,盖老鼠为“灰爷”,黄鼠狼为“黄爷”,蛇为“长爷”,狐狸
    为“红爷”,刺猬为“仙爷”(余记忆或有舛误)。今青年团演员犹敬畏之。某日张克、
    孟广禄、张克谈及“黄爷”。卢松自云尝至芦台演出,散场熄灯后,众人于舞台上消夜,
    有人背诵适才所演之戏文,但闻其声,不见其影,疑为“黄爷”。孟广禄云:“余三四岁
    时居天津老城里,尝见众‘黄爷’搬家场面。”张克遂云:“尝闻山东蓬莱阁‘黄爷’搬
    家,约万馀。”孟曰:“料无人阻之。”张克曰:“孰敢为此?不欲生邪!”
      卢松云:少时众人皆倒仓,唯马连生嗓好。是以常命其歌《探母》,庶几日日如是。
    马虽不适,亦不得不歌。其嗓音不适,不免自家另寻发声部位方法。久之发声部位畸形,
    遂成左嗓。迟金声谓马连生多用“混合音”。卢松曰:《探母》“叫小番”既为“混合音
    ”,如今马连生句句皆是“叫小番”。又,马连生怕低不怕高,卢松谓其抒情不行,打架
    行。
      卢松评赵秀君:“待赵能走在胡琴前,则难能可贵矣。现今乐队如坦克,前面开道;
    赵秀如步兵,后面跟随。”行说行学匪兵端枪行进貌,观者绝倒。
      
      青年团鼓师崔洪小楷绝佳。余尝观其所书扇面,其一为苏轼《前后赤壁赋》,其一为
    李白《蜀道难》,皆可圈可点。崔洪笃信佛教,早晚焚香,每彻夜读经,又喜在佛前作小
    楷。余观崔洪形容,当为性急之人,而竟能作字端正乃尔,宗教、艺术之移人性情,洵不
    可量也!
      旧《洪羊洞》八贤王上场打小锣,崔洪易以大锣,非议四起。崔云:观众情绪方为杨
    六郎[散板]激起,吾恐为此处小锣所泄也。
      崔洪云:小锣、铙钹不分家。
      


    上一篇:南方周末——好人一生遭殃 黄梅戏《徽州往事》里的女人
    下一篇:近代以来京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最近访客

    [发帖际遇]: 慕容小刀买行头被坑,多花了7 光裕币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7-19 18:11
  • 签到天数: 26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23:39:05 | 只看该作者
    反客生据说是这位:http://baike.baidu.com/view/2113932.htm

    程滨,字子浔,号矫庵先生。当代著名青年诗人。1978年1月22日生于天津,祖籍山东郯城。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叶嘉莹先生,研习古典文学,掌握了濒于失传的诗词吟诵,深受叶先生器重。诗词佳作颇丰,收入《矫庵语业》。曾应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剧组之邀,为演员讲解红楼诗词。《颜真卿》剧组也曾邀其为之指导,并录制片头诗词吟诵。现为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学科一级教师。

    平生嗜戏,初工老生,后主工叶派小生,其余诸行当皆有所成。嗓音洪亮,韵味浑厚。其对艺术之执著,在票界享有美誉。组建南开中学京剧社,携学生组织专场汇报演出。常演剧目有《打侄上坟》、《周仁献嫂》、《连升店》、《辕门射戟》、《连环计·小宴》、《珠帘寨》、《击鼓骂曹》、《铁弓缘》、《霸王别姬》,等;曲艺亦有成,代表作相声《卖挂票》广为传颂;年少多才,书法、古琴等为之所好。
    弟子二人,均就读于南开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0 08:35 , Processed in 0.326751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