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73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回归娱乐的戏曲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3 09:22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11:2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归娱乐的戏曲

      昨晚的逸夫舞台煞是热闹,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推出的一台反串折子戏吸引了众多越剧迷,不仅上座率颇高,而且让越剧迷们一改以流派划分观众席的“惯例”,全场观众一起大笑,一起鼓掌叫好,场面火爆。

      细究起来,也许并不是因为这些青年演员的表演特别出色,而是因为这样一场好看好玩的反串有意无意地让戏曲演出回归了它本来的娱乐属性。

      这些年戏曲新作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想给观众一点“启迪”,却唯独忘了绝大部分普通观众走进剧场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上课”。比如京剧观众去看《霸王别姬》往往是冲着那几段唱腔、那一段舞剑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去的,恐怕很少有观众看这出戏是为了探究虞姬的自我牺牲或霸王的“人性弱点”。当然也不是没有观众关注新戏是不是“深刻”之类的问题,只不过关心这些问题的大抵是一些特殊的观众,比如评委、专家等等。

      笔者也不是一定反对新创作的戏往“深刻”里排,只要依然有好听的唱腔、高明的技巧、精湛的表演等观众喜爱的东西,戏的背后你爱藏多少“深刻”、放多少“道理”都可以,观众、专家自可以各取所需。只可惜,现在的很多新戏只有“深刻”和“哲理”,却偏偏不能提供观众所需要的“娱乐元素”,这样的新作被观众疏远也就很正常了。其实只要看看名角儿加经典名剧往往成为戏曲演出市场的“常胜将军”,而一些“深刻”的新戏在一片叫好声中却多年也收不回成本,就可以大概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了。(青锋)

    (摘自 《新民晚报》)


    上一篇:民间艺术孕育了评剧
    下一篇:(转帖)封箱戏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1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6-20 12:40
  •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临时住户

    2
    发表于 2010-1-29 15:01:13 | 只看该作者
    反串是最好玩的~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9-9-20 23:27
  • 签到天数: 3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3
    发表于 2010-2-3 16:25:11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戏曲原本是该带给人快乐的嘛,好玩才有人去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0 16:12 , Processed in 0.339095 second(s), 6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